老和尚也不知为何要来问两人,但陆川感觉这和尚似乎有些道行,此番他来就是要搞清楚那‘无心禅师’所化的佛珠舍利到底有什么玄机。
想了想,便问道:
“大师是此地修行的僧人?”
“……”
那和尚沉默了下,便向前走来,从两人身旁走过:
“两位施主随我来吧。”
不明所以,但两人还是跟着去了,这和尚看起来有些古怪,但陆川感觉应该能应付,问题不大。
两人跟着和尚一路走,发现此地人烟稀少,但大都自给自足,怡然自乐,一片田园风光的景象。
孩童在田埂间穿梭,一片和谐。
此地的居民似乎都认识这和尚,熟络的打着招呼:
“道明方丈,您下山来了。”
“方丈大师,这两位是?”
“法师……”
言语间十分尊敬。
而紫薇真人则是一惊,低声向陆川解释道:
“他是地藏菩萨化身此地修行时收的弟子,就是那个闵公的儿子,佛号就是‘道明’!”
“地藏王菩萨的弟子?”
“嗯,如果这佛号没错,应该就是他。”
陆川有些惊讶,没想到老和尚有这层身份。
两人跟着来到一座山上的寺庙,寺庙中供奉着地藏王菩萨的金身,熠熠生辉,宝相庄严。
金身手持金锡杖和明珠,隐隐透着佛光。
道明和尚恭敬礼佛,随后才看向陆川,眼中透着智慧:
“这位施主想必是来找我的吧。”
陆川闻言,也不清楚对方是看出了什么,把那颗佛珠舍利取出,交给对方:
“方丈认识此物吧?”
“……”
接过佛珠,道明和尚沉默了下,神情复杂一叹:
“恩师化身圆寂时得舍利109颗,我将其中108颗制成佛珠,这一颗佛性最强,却多了一分业力,我以为它是恩师许下大宏愿,渡化幽冥恶鬼身上业力时,所化的地狱相。便将其封印起来,却没想到它佛性奇高,凭大神通从封印中脱走,我苦寻许久也未曾寻回。”
“可有办法销毁?”
陆川询问,这东西很危险,即便是他带在身边也很不舒服,如果是其他人,很可能被其影响。
就和那双蚩山的凡人和妖一样,还是毁掉最好。
道明和尚沉思良久,说道:
“此物也不知去了何处,积攒的佛力与业力似乎更多,以我的道行恐难压制。也罢,我将它物归原处试试。”
“物归原处?”
只见道明和尚将脖子上的佛珠取下,随即将那枚无心和尚所化的放了上去,伴随一阵佛光,上面竟漫出一道黑烟!
业力!
修士也好,妖族也罢,最怕沾染的东西便是这个!
一旦沾染了业力,修行就等同上了枷锁,天要收你,地要葬你,死后即便留下元神也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叱!”
道明和尚一声怒喝,瞬间化身怒目金刚,庙堂内佛光大放,108颗佛珠也瞬间绽放无边佛力,将那业力镇压下去。
虚空中金色佛文密布,宁静心神的无边道蕴弥漫开来。
陆川有些震惊,他小看了这道明和尚的实力,这和尚的道行放在灵山怕也是接近菩萨一级的罗汉果位才对!
还是地藏王菩萨化身的弟子,按理说早就该去灵山得正果成佛了。
可却在此默默无闻,着实是古怪。
不多时,解决完无心和尚所化的舍利佛珠,陆川算是解决了一块心病,道明和尚看起来也确实是得道高僧,他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跟紫薇真人一起,向山下走去。
道明和尚似乎对佛法有着某种执念,一首是冥思苦想的表情,不时还会面露痛苦。
也许是紫薇真人的话让他平静了不少,于是便亲自送两人下了山。
一路上夕阳西下,远处村落内扛着锄头劳作了一日的青年,骑在牛背上的牧童也都开始向家中走去。
“方丈大师!”
此时,一名青年跑来,看起来十分急切,跑到近前说明原因:
“我,我家小儿顽皮摔断了腿,求你快去看看吧!”
“在何处?带路。”
道明和尚二话不说,向那户人家跑去,不多时便找到摔断腿的孩童,帮忙接上了骨头,还让那青年次日上山找他拿些药材来用。
那户人家自是千恩万谢,留道明和尚吃饭,被他婉拒。
一路送出几座山头,道明和尚又帮一户人家找到了丢失的鸡,发现山里有野狼,便告诉那附近的村民,快入冬了不要入山,也不要去打猎:
“野狼没了过冬的食物,便会冒险下山来。”
“是啊,村里的白猎户也这么说过,看来今年是不能进山打猎了,唉……”
陆川看的十分古怪,却也没说什么。
天色渐暗,道明和尚也将两人送到一处山路上,双手合十一礼:
“我便送两位施主到此吧。”
“多谢大师。”
陆川回了一礼,从行为上看,对方挺符合他对得道高僧的理解,有些疑惑道:
“我看大师一路上帮助那些百姓,为何不用法力?”
道明和尚叹了口气:
“我若用法力,确实可以更好的帮他们,我也曾这么做过。但后来,他们见我无所不能,便索求无度,不知满足,久而久之反而害了他们,我便立下誓言,不再用法力。”
“原来如此,受教了。”陆川一点头,明白过来。
道明和尚想了想,似乎也有疑惑,便又对两人说道:
“两位可曾听闻过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
这个陆川都听过:
“相传,佛祖前世身为国王,却能为了让一只鹰不要吃掉一只鸽子,以身饲鹰,体现了佛祖的大慈悲。”
“……不错。”
道明和尚叹了口气,似乎有些颓废,说道:
“恩师在时,常说我慧根有余,但佛性不足,无法成正果。我当初曾问他‘若我效仿以身饲鹰,能成佛否?’,恩师说‘不能’;我又问‘那我如何才能成佛?’恩师没有给我答案,不久恩师便圆寂了。
我起初效仿佛祖,以身饲鹰,可我转念一想,那鹰与鸟是两位菩萨显化,以考验佛祖的慈悲之心,况且……”
“?”
道明和尚略微苦笑:
“贫僧怕疼。”
“……”
陆川和紫薇真人一脸‘你怕不是在逗我’的神情,古怪的看着这位得道高僧。
不过转念一想,一刀刀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鹰,就为了救一只鸟确实挺抽象的,这鸟也不是非救不可。
道明和尚苦笑:
“后来贫僧又效仿佛祖斩毒龙、渡恶虎,但此地山中走兽鸟虫皆是贫僧的‘朋友’,从无恶妖作乱,自然也无从效仿,是以至今也未能成佛,不得正果,苦恼不己。”
紫薇真人没有接话,她的佛理全靠背书,眼看遇到真高僧,也不敢乱说了。
甚至有些后悔之前的那番发言,现在想起来,道明和尚估计是被她给说无语了,背了千百遍的佛经他能不知道那些佛理?
陆川略微斟酌,正色道:
“大师心怀慈悲,成不成佛应当也不重要了吧。”
“若不成佛,我这修行是为何?”道明和尚突然露出怒色,犹如怒目金刚之相。
佛光中竟夹杂着几分戾气,变得十分危险!
陆川也是一惊,没想到会有这种变化,也隐隐明白这道明和尚为什么成不了佛,他道行、佛性是够了,可对成佛的执念太深。
放不下。
佛道修行,最关键的便在于一个‘放下’。
当然,修行之事无非两条路,这只是其中一条,要么‘放下’,要么‘拿下’,选择其中一条即可,这道明和尚分明就是陷入两难。
一心求佛,希望能得正果,可也只求佛,而不能明悟自身。
灵山的果位哪有求来的,狮驼岭三魔屠戮百万,不也照样在灵山享受香火。
这种情况,除非有佛道大能用神通强行渡化他,否则他成不了佛。
正想着,远处山林中忽然惊起一片飞鸟,隐有走兽在其中穿梭,三人的注意被吸引过去,法眼和仙目皆可看破虚妄。
(http://qutxt.com/book/R4I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