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厅。
巨大的国徽悬挂在主席台的正上方,会场内气氛庄严肃穆。今天,这里是决定京海市数万名农村孩子未来命运的终极战场。
高育良静静地坐在政府列席区,腰背挺得笔首。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会前交头接耳,只是平静地看着手中的一份会议议程,仿佛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浑然不觉。
坐在他对面的,是赵嘉良在市人大里最核心的几个盟友,他们不时地朝高育良投来阴冷的目光,那眼神里充满了警告和最后的挣扎。
高育良的《市民之声》节目,像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改变了战场的态势。原本,他们有无数种程序上的办法,可以将这份八百万的拨款议案拖延、肢解、乃至扼杀在摇篮里。但现在,他们不敢了。
这几天,市人大和市政府的电话,几乎被打成了热线。那些愤怒的、恳切的、充满希望的市民声音,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让每一个企图投反对票的代表,都感受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会议开始了。
议程进入到"关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专项拨款》的议案"审议环节。
果不其然,赵嘉良的头号马前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主任钱明海,第一个站了起来发言。
"我原则上支持加大教育投入,但我们也要实事求是。"钱明海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八百万,不是个小数目。今年市里的财政本就紧张,好几个重要的经济项目都等着钱用。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拨付一部分,比如三百万、西百万,先看看效果,不要一次性把步子迈得太大,给政府财政造成过重的负担?"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是典型的官场"拖"字诀。放在以前,或许就真的能把事情搅黄了。
但今天,他话音刚落,一个来自基层的代表,就立刻站了起来。
"我反对钱主任的意见!"这位代表义愤填膺,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正是那天报道《市民之声》的《京海日报》,"钱主任,你说的财政紧张,难道就比孩子们的未来还紧张吗?经济项目晚一年,我们损失的是钱。教育跟不上,我们毁掉的是京海整整一代人!"
"我同意!"另一位代表也站了起来,"我上周亲自去了渔山乡,我看到了那个不到三十平米的教室里,挤着西个年级的五十多个孩子!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冬天里,那被冻得通红、长满冻疮的手!同志们,我们不能昧着良心说话,这笔钱,一分都不能少!"
"对!一分都不能少!"
"我们代表的是人民,不是哪个利益集团!"
一时间,群情激奋。支持高育良的发言此起彼伏,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钱明海被这股气势吓住了,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灰溜溜地坐了下去,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高育良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自己点燃的那把火,己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非几个跳梁小丑所能阻挡。
最终,在进行了简单的辩论后,会议进入了最后的电子表决环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会场正前方那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
主持人宣布:"现在,请各位代表就本议案进行表决。同意,请按绿色键;反对,请按红色键;弃权,请按黄色键。"
会场内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嘀嘀"声。
显示屏上,"同意"一栏的数字,开始疯狂地跳动。
10, 25, 47, 68, 91……
数字的每一次跳动,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赵嘉良残余势力的心上。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数字一路攀升,势不可挡。
而"反对"的票数,迟迟地停留在个位数,显得那么的孱弱和可笑。
甚至,有几个原本是赵嘉良铁杆的代表,在最后一刻,也悄悄地按下了绿色的"同意"键。他们明白,在这种大势之下,顽抗到底,无异于政治自杀。
最终,数字定格。
"同意:128票;反对:5票;弃权:3票。"
"我宣布,"主持人深吸一口气,用前所未有的洪亮声音说道,"《关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专项拨款》议案,高票通过!"
话音落下的瞬间,会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高育良的,也是送给他们自己的。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作为人民代表的尊严和力量。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面向列席区,微笑着说道:"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本次议案的发起人,高育良副市长,为我们讲几句。"
高育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沉稳地走上了发言台。
他没有带讲稿,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缓缓开口。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代表。"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想说太多感谢的话。因为这个议案的通过,不是我高育良个人的胜利,而是京海市数十万人民的胜利,是在座的每一位有良知、有担当的人民代表的胜利!"
"八百万,很多。但八百万,买不来一个孩子的未来,更买不来京海的未来。今天,你们投下的不仅仅是一张张赞成票,你们投下的,是京海这座城市,未来三十年的希望!"
"我在这里,代表市政府,也代表我个人,向人民郑重承诺:这笔钱,我们会成立最严格的监管小组,确保它的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孩子们的身上,都用在教育的刀刃上!绝不辜负人民的信任,绝不辜D负各位代表的托付!"
他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说完,他再次向所有代表,深深地鞠了一躬。
会场内,沉寂了片刻,随即,再次爆发出比刚才更加热烈、经久不息的掌声。
高育良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些被感动的、被鼓舞的面孔,他的心中,一片澄澈。
这是他来到京海之后,取得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胜。
(http://qutxt.com/book/RNV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