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舆论压力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戏精律师的民国逆袭战 http://qutxt.com/book/SENF.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夜色沉沉,沈渊站在法租界一家报社的后巷口,手中攥着一份刚刚印好的报纸。油墨未干,纸张在指尖微微发黏。他扫了一眼头版标题:《纺织厂账本曝光,劳工血汗钱流向成谜》。这是他与方宇精心策划的第一步——将部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掀起舆论风暴。

方宇从门后探出脑袋,压低声音:“主编刚才差点把稿子撕了,要不是我提前找印刷工动手脚,这报道根本上不了头版。”

沈渊点点头,将报纸递给方宇,“先别急,这只是开始。”

天刚蒙亮,街头便己响起报童的叫卖声。然而,情况并不如他们预期那般顺利。几个熟悉的报童被收买,故意少卖这份报纸;主要报刊亭的广告页也被替换成一则毫无关联的商业广告。整条街面上,能见到这份报纸的人寥寥无几。

“郑鸿儒的动作比想象中快。”方宇咬牙道。

“他不会坐视不理。”沈渊冷静地说,“但我们也早有准备。”

他们在码头仓库带回的账本残页和那封未寄出的信件,成为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沈渊安排几位工人代表亲自上街派发传单,附带报道摘要,并在租界外设立临时售卖点,配合演讲吸引人群。一时间,关于纺织厂剥削劳工、账目不明的消息迅速扩散开来。

可就在舆论开始发酵之际,次日清晨,另一家大报却登出一篇措辞激烈的社评,标题赫然写着:“沈律师伪造证据,意图抹黑民族企业”。文章配图模糊不清,却刻意放大一处账本上的数字差异,暗示沈渊篡改原始记录。

方宇看到报纸时脸色铁青:“他们居然敢这样污蔑你!”

沈渊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拿起那份社评反复翻阅,目光落在文末的一段话:“本报将持续追踪此案,以正视听。”他嘴角微扬,“他们想引导舆论风向,可惜用错了方法。”

当晚,他连夜整理出完整的证物照片副本、账本扫描页以及数位工人亲笔签名的证词。他将这些材料送至另一家立场较为独立的报社,并通过律所发布正式声明,指出对方报道涉嫌诽谤,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第二天,那家独立报社刊登了沈渊提供的完整资料,并附上一篇分析文章:“真相不容掩盖,证据链条清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事件”。

舆论再次反转。

面对突如其来的反击,郑鸿儒一方并未善罢甘休。很快,沈渊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没有署名,只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小心电报局”。

他盯着那行字,陷入沉思。电报局?为何会提到那里?

与此同时,方宇的情绪也出现了波动。他的家人受到了威胁,有人在他家门口留下一张字条:“若再继续报道,后果自负。”

“我是不是该停手?”方宇低声问,眼中满是挣扎。

沈渊看着他,语气平静却坚定:“如果你现在停下,他们会认为我们怕了。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己经把所有证据备份,并安排好了撤离路线。”

方宇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后的坚定。

另一边,陈风的情报网也遭遇异常监控。他发现自己的几个联络人突然失联,原本稳定的线人网络出现裂痕。沈渊当机立断,安排他转移至法租界的一处旧联络点,并重新建立新的信息传递渠道。

撤离途中,陈风注意到一辆黑色轿车频繁出现在视线范围内。车牌号重复出现,车窗紧闭,车内人员身份不明。他记下了车牌号码,并在抵达新据点后第一时间传回消息。

沈渊收到情报后,将那串车牌号写在纸上,轻轻着边缘。他隐约觉得,这场舆论战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较量。

夜晚,他在律所内独自翻阅账本残页,脑海中不断梳理线索。X-9的身份尚未查明,Andrew的真实背景依旧扑朔迷离,而那封未署名的信件内容——“大计划己启动”,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街道上行人稀疏。他知道,自己己经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任何一步走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但他不能退。

因为他清楚,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http://qutxt.com/book/SEN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戏精律师的民国逆袭战 http://qutxt.com/book/SENF.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