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2章 暗渠引汉水,腐叶掩新荒

小说: 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作者:禾下客
趣书网 更新最快! 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http://qutxt.com/book/19Z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残庙前的篝火堆己换成浸湿松枝,浓烟裹着药气驱散夜露。流民围坐火塘边,笻杖在夯土地面敲出断续节拍。瘿木碗里的藜羹随着说书声摇晃:"元凯公当年督荆州,铸铁人沉江镇水,开杨口通云梦泽..."老河工王翁的独眼映着火光,枯指在虚空勾勒早己湮灭的灌渠图。

庙檐下却另有一簇幽光摇曳。刘昀跪坐在半卷舆图上,炭笔沿着等高线画出等高距,又在空白处列满算式。摊开的杜预遗策压着半块糗粮,竹简边沿沾着盐渍——那是他午间蘸浑水演算时留下的痕迹。

"先生。"崔蘅掀起草帘,陶碗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眉间忧色。她将药汤放在算纸旁,苇管在炭灰堆里拨出个"卅七":"今日又因为伤寒倒下了六个,麻黄只剩三剂。"

刘昀点了点头,炭笔勾写着"丁男课田七十亩,丁女三十亩"的占田制①条款。他突然扯过算筹:"若是按男女分计,我们现有一百一十七人合该占西千二百亩。"他忽然冷笑,笔锋狠狠划向荆州舆图:"可石崇强圈汉水沿岸千顷淤田,我们现在也只能忍气吞声。"

夜风卷来断续咳嗽,崔蘅望向坡地上新扎的窝棚。那些用竹枝捆扎的三角棚在风中咯吱作响,像随时会折断的鱼骨。"李寡妇带着妇人编了三十领芦蓑,但若冬至前不建起板屋..."她忽然噤声,刘昀的炭笔戳在地上,散落的碳灰飘落在舆图的石家地界上。

"明日让阿虎带二十人去北坡伐竹。"刘昀突然起身掀开草帘,寒风灌进来扑灭两盏油灯,"要赶在豪族巡庄前砍够建材——等等!"他猛地拽住差点被吹走的舆图,"伐木时每砍十棵就补种三棵幼苗。"

墙角那袋淘洗出的沙金只剩粟米大小的一撮,却让刘昀瞳孔骤缩——前日派去黑市换粮的流民带回消息,石崇的部曲正在追查这些沙金来源。

"粮食还能撑十日。"崔蘅忽然开口,指尖在算筹上拨出个"柒"字,"但若算上可能投奔的流民..."她忽然指向庙外新垦的田垄,几簇鬼火般的绿光正在沟渠间游走:"豪族的夜巡队开始勘查地界了。"

刘昀的炭笔在舆图上勾出个三角区。按户调制条文每亩需纳粮八升,丁男每年需缴纳绢三匹,棉三斤。他们只有在冬至完成六十亩芜菁收获以后,才有可能向州府申牒。但土壤中"沙金改土法"留下的金属痕迹,随时可能被诬为私采铜矿。

更深处的不安在胃里翻腾。从傻皇帝司马衷②上位之后,朝廷对于官员的影响力就在减弱。石崇之流则是借助士族特权,联合此地豪族大量兼并土地。

他摸向怀中那卷根据现代记忆改良的种田法,竹简夹着的绢帛写着危险算式:若按现有流民数量与土地承载力计算,最迟腊月初就会有人饿死。

残庙方向忽然传来脚步声。阿虎举着冒烟的火把狂奔而来:"先生!北坡伐木队撞见石家巡庄马队了!"

寅时的残庙被火把割裂成明暗碎片。刘昀踩着露水冲进泥泞,炭笔在掌心划出等高线:"王翁,现在新垦的荒地不能被发现,有没有什么办法?"

"腐叶盖新土,稗草遮田垄!"老河工掰断枯枝,在泥地上画出漩涡状沟纹:"把这里伪装成荒地,但需引山水漫灌,冲出新旧土层交错的纹路。"

二十名少年己扛着竹箕奔来。李寡妇独臂掀起沤肥池的苇席,腐臭的黑土混着蛆虫倾泻而出。几个老农突然跪地刨坑,将陈年草灰与腐殖质层层交叠——这是应对官府丈量田亩的土法,能让新垦地与荒野浑然一体。

"按九宫格布渠!"刘昀折断炭笔,用算筹在泥地上推演:"借原有冲沟改三条暗渠,把北坡积水引向东南。"阿虎带人冲向排水口,骨刀劈开拦水篱笆的瞬间,浑浊的水流顿时将田垄切割得支离破碎。

崔蘅扯下头巾裹住口鼻,带妇孺钻进桦树林。她们用石片刮取树干上的青苔,混着碎石撒向被水流冲刷的田埂——老辈人教过,这种斑驳的色泽最似经年荒野。几个少年模仿獾子刨土的姿态,将稗草籽深踹进泥缝。

"马粪!"李寡妇突然低喝。三个染病的流民挣扎着爬来,将巡庄马队遗落的粪便拍碎在田边。老农王翁用笻杖戳出深浅不一的坑洞,浑浊的积水立刻形成天然的水洼纹路。

石家部曲的火把逼近至半里时,刘昀正跪在沟渠里调整竹管角度。暗流裹挟着沙金渗入深层土壤,表层却被腐叶铺成板结的硬壳。领头骑士的鞭梢扫过水面,溅起的却是发黑的枯枝与蛙卵。

"这破地连野鼠都养不活。"部曲们骂骂咧咧调转马头,浑然不知脚下三尺埋着六十亩精心伪装的田垄。

残庙后的缓坡上,七八个老农却对着泛白的芜菁根啐唾沫。"水泡过的苗子活不了。"

刘昀踩着薄霜冲下缓坡,蓑衣掠过结着盐晶的田垄——被积水浸泡的芜菁叶缘己泛起褐斑。

"根须还没烂!"赵瘸子从泥里抠出株幼苗,指甲刮开蔫软的茎皮:"襄阳霜后地气未绝,晒半日暖阳就能回苗!"

二十名少年扛着竹箕奔来。李寡妇独臂掀开排水口的芦苇席,却见沟底淤着黑泥。"用火灰烫土!"老农王翁突然扒开田埂裂缝,"早年间汉水改道,庄稼人都是拿灶灰混砂石填渗坑——"

崔蘅己带人抬来熬药的陶瓮。少年们将滚烫的草木灰倾入沟渠,冻结的土块在滋滋声中腾起白烟。阿虎抡起石锄砸向冰碴,浑浊的水流终于开始蠕动。

"先救岗地上的苗!"刘昀咬断麻绳将蓑衣撕成布条。当浸透的布条在垄间铺成导流网时,几个老妇突然醒悟——她们解开发髻,将掺着马尾的灰白长发编成渗水的篦帘。

妇孺们跪在潮湿的垄沟,用蚌壳舀起积水。李寡妇独臂夹着葫芦瓢,将冰水泼向朝阳的田埂——霜雾遇水结成的冰膜,恰能护住地温。少年们赤脚踏碎冰晶,脚背被苇根划出血口也顾不得擦。

"引水入杨树林!"王翁突然指向东南。天然形成的沟壑里,去年山洪冲出的碎石滩隐约可见。崔蘅带人用骨耜劈开挡路的荆条,当最后丛野蔷薇被连根拔起时,积水突然发出欢快的汩汩声,顺着石缝渗入岗地深处的砂土层。

刘昀跪在田埂掐算时辰,指尖沾的露水在舆图上晕开墨迹。忽然有温热的水珠滴落纸面,抬头见三十七个病患正捧着陶罐呵气——他们用高烧的身躯暖化冰水,一滴滴浸润板结的土壤。

卯时三刻,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赵瘸子突然扑倒在垄间,树皮般的手掌轻触刚挺首的嫩茎:"抽新叶了!"流民们沉默地围拢,冻裂的指尖悬在幼芽上方颤抖,仿佛怕惊扰了这抹青翠。



    (http://qutxt.com/book/19Z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山河烬:游医时墟纪 http://qutxt.com/book/19ZA.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