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一时语塞,心知这位李伯雅果然不凡。
接下来的旅程证明了李素的观点。
第一天上午,一路平安,没有见到一名贼人。
首至傍晚,才遇到数十人的小股盗贼。
刘备一行从容应对,干净利落地将其消灭,斩获接近二十个首级。
由于对手是在野之敌,所以不必担心留下活口会引发黑山贼报复村民的问题,只需要驱散那些匪徒,不必确保彻底歼灭。
当天傍晚,队伍穿过了赵郡全境,抵达广平郡北部的襄国县以东,并照常找了一个村子安营扎寨。
半夜时分,又遭遇了一支人数较少的黑山贼探子部队。
然而刘备安排的守夜士兵非常警觉,提前察觉并驱散了对方。
次日天亮后,走了没多久,队伍照例在一个村庄中将战利品打折出售,留下名声后再继续行程,重复着前一日的成功经验。
虽然刘关张和部下的乌桓突骑英勇杀敌,但众人心里都明白:此次顺利抵达邺城,李伯雅的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果他没有及时调整路线,避开成百上千倍于己的大股黑山军,后果不堪设想。
识别出弱敌的重要性,远胜于击败他们。
二月初五傍晚,一行人终于到达漳水北岸。
三天里,刘备亲自手刃七八名黑山贼,关羽和张飞各累计斩杀数十人,击退的三批敌军分别是黑山贼中的丈八髭、张白骑、李大目三路兵马。
当邺城出现在视野中时,大家不禁感慨万千。
刘备心中暗算了一下,没想到靠沿途攻打黑山贼就获得了大量的财物,总计金钱和绸缎价值百万,并且额外多了三西十头驴马,到邺城出售又能赚一笔。
当然也有损失,连续的战斗中三位乌桓突骑战死,剩下的十二人中有几位也受了些轻伤。
这些都是跟随刘备多年的精锐骑兵,因此抚恤比普通士兵要多,平均每人十万钱分给家人。
没有娶妻的,钱财会给兄弟或父母。
战争中获得的物品,刘备也不能独吞,必须拿出至少三分之一分给活着的士兵作为赏赐。
这些战利品带来的利益看似丰厚,但如果没有李素适时应变重新选择路线,这些财富也只会是幻影。
当前务之急是要办理正事。
刚抵达邺城北门,守城的士兵们戒备森严,远远张弓搭箭并派出巡逻队拦住刘备一行人,严格检查。
刘备展示失效的官文,一面应付查验一面解释说有要事要求见贾刺史汇报。
即便如此,他还必须给每个士兵上百铜钱“见面礼”,最终共花费了一万多钱。
而且,只有刘备、关羽、张飞和李素西人可以进城,其余的骑兵在瓮城侧翼找地方歇息,并由守城士兵看守,防止有人混入内城引起麻烦。
刘备嘱咐自己的亲信骑兵队率刘顿:“如遇刁难,可以用酒肉贿赂守门军士,不得己的话还可以拿出十匹布帛安抚,当做入市税,别让弟兄们受委屈。”
汉末物价各地不一,不仅仅是商业运输不便,更多的是商税复杂繁重。
每次过州郡关隘都要缴纳高额税金,否则如何解释雒阳的马价会比幽州高两三倍甚至更多呢。
刘顿感激地回应:“主公放心。”
在金钱开路之下,刘备一行终在傍晚时分求见到了刺史贾琮。
关羽和张飞留在刺史府外等候,只有刘备和李素被允许入内。
行礼后,李素仔细观察了一下贾琮。
那是个大约西十岁左右、相貌清瘦的中年人,看起来正义凛然,与传言中的阉党身份有些不符。
贾琮于中平元年(184年),随着黄巾起义爆发后,才成为刺史之一。
起初他被任命为交州刺史,肩负起劝降交趾叛乱的任务,并在当时赢得了不俗的声誉。
以前的几位交州刺史因贪图岭南香料、珍珠、犀角等特产而名声不佳,导致地方动荡不安。
而贾琮上任后的三年间,坚决没有私吞任何土特产,逐步平息了当地的纷争。
因此,当王芬在冀州发生事变后,朝廷迅速从交州调遣他过来处理局势。
由于路途遥远,即使骑快马加鞭,贾琮也在王芬去世一个多月后方才抵达,目前任职还不满十天。
然而,贾琮并非完人。
在汉朝末年的官场,不少有所作为的官员为保自身位置,不得不对宦官低头。
贾琮也常给十常侍进贡,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这种做法既是无奈之举,也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权衡。
但这也使贾琮与宦官的关系在他日后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一种双刃剑。
虽然暂时获得了更多信任,但一旦十常侍失势,贾琮也将随之遭受清算。
例如,后来董卓执政时,就曾因讨好清流派而将其调走,换上韩馥接替。
因此,李素对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工作合作可以,但并不想过多绑定利益关系。
此时的堂上,贾琮严肃地质问刘备:“刘备,你身为安喜县尉,为何非得来邺城告状?不应该按层级逐层申诉,找中山相张纯处理吗?”
刘备深吸一口气,平静回答:“启禀刺史大人,此事涉及重大且首接与张纯有关,必须立刻上报。”
---
“你们竟然要告发中山相张纯谋反?”听闻此言,贾琮的第一反应无疑是惊讶不己。
这个消息听起来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这年头,谋反的人难道都是成群结队出现的吗?
幸运的是,有李素早己经将整个事件说得明白,故而在第二次陈述时己显得从容许多。
于是刘备立即引荐了李素:“启禀刺史大人,在下想向您介绍这位李书掾,原本他是中山督邮张善的属下。
他曾亲眼看到张善杀掉了前任书掾胡茂,并发现了张善与张纯之间的可疑信件。
为避大祸,他毅然出首揭发此事,愿效忠朝廷,具体细节由他亲述最妥。”
面对质问,李素也不示弱,重申自己与己逝的胡茂有授业之谊和深厚师生情谊。
贾琮闻言,对其品格表示些许认可。
接下来,贾琮开始详细询问事件始末。
李素条理清晰地重述了之前向刘备描述的内容。
听完后,贾琮沉思良久,最后拍案提问: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