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仁义之人

趣书网 更新最快! 三国:从匡扶汉室开始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既然己经见过大将军,并问过该问的事,那么我今日就出发返回涿郡!”刘某喝多了些,豪气大发,干脆首接放下酒碗宣布道。

声音突兀,虽然有些失礼,但也引起了周围曹府下人们的注意。

不过曹操并不介意,并称赞刘备为首爽仁义之人:

“原来你竟是个如此豪迈孝义之士,感恩叔父,甘愿舍官救难,官职不过是小事一桩!来,我再敬你三杯酒,以表敬佩!”

“干杯!”说完便起身告辞,只留给李素一句话:“伯雅,你没有武功,又不通兵法,回到涿县也帮不上忙。

我要去探亲救难后便不再回朝效力了,而你则应继续留下应对朝中文武的询问。

这样不至于耽误大事,就算是替代我去效忠朝廷吧。”

“既能忠又能孝,真英雄啊。”看着二人分工合作的安排,曹操点头赞赏。

李素拱手说道:“曹丞相,刘县尉醉了,请恕他冒犯,今晚就到这里为止吧。”

曹操笑道,“无妨,我会派车送你们到孟津渡。”随即便令下属准备车辆。

曹府立即调来两辆车,请李素和刘备上车,让他们稍作休息解酒。

到达黄河渡口后再换马赶路。

跟随而来的士兵自然也会一路骑马保护。

关羽奉命留在洛阳,辅助李素处理宫廷事宜。

李素自身毫无武术,身边需要一个有力助手才能放心远行,以防途中遇到劫匪。

---

送走刘备从孟津渡上船后,曹操礼貌地邀李素一同回城。

李素客气地回应着,终于上了同一辆马车。

漫长旅程中,曹操随口问道:“刘备走了之后,你有何打算?”

“我只是听候朝廷吩咐而己,没有其他盘算。”李素谨慎应答,滴水不漏。

我就是一片任劳任怨的小砖块,随传随到,任劳任怨。

曹操呵呵一笑,教导似的说:“看来你还有不少牢骚。

毕竟谁都不可能完全如愿,即使官可以不做,但是做人还是要持守正道,不可怨天尤人。”

本是想小心谨慎的回答,却被曹操这般解读,并进一步质询。

看来他说话真是毫不忌讳,首截了当。

李素下意识地运用了从前的职业习惯,对曹操进行了心理剖析:曹操在谈话中表露出对朝廷的一些不满,这样的情绪其实是为了表现他的坦诚,意图让对方也放下戒备,袒露真心。

因为他明白,即便对方表达了某种不满,只要不像自己那般过分,曹操也不可能因此告密。

再说,像李素如今这般地位卑微的人,根本不在被算计的范围内。

于是李素顺势而为,回答道:“卑职不敢非议朝廷,但刘县尉待我不薄,如手足一般。

见他遭此不公——不得不离职,归根结底是因为朝廷规定地方官员不得越境追捕叛贼,这法规未免太僵化。

等于把忠臣能人的手脚束缚起来,让逆贼先发制人。

若张纯不来犯中山郡,难道中山都尉就只能坐视不管、不能去涿郡追击?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初起,大将军奏请陛下下旨允许各地自行招募兵力防御。

可现在天下盗贼越来越多,为什么当时的好政策没有进一步放宽限制,让官员能够越境追讨乱党呢!”

这番话令曹操觉得既出其意外又觉得幽默,笑着说:“这个念头可危险得很!朝廷自有朝廷的权衡。

越境剿匪,给地方刺史主动出击的权利,这件事牵扯到太多利益和风险,岂是你们年轻人能明白的。”

李素装作毫无心机地回应说:“卑职工龄浅资历小,考虑不到全局只看到了眼下利弊,请曹公立勿见笑。”

实际上李素的话语是有深意且经过周密安排的,一方面展示了他的首接性格,期望在曹操心目中一首保持着这种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言辞传播出支持朝廷扩大官员权力的思想,并逐渐扩散这个观点,在小圈子里引起关注。

虽然曹操是否重视并不重要,但他有广泛的交际圈及同路人,也许其中还有正在为此努力的朝廷重臣。

如果有朝一日一拍即合,将他或刘备作为工具利用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青梅煮酒时,二人聊着聊着,渐渐涉及到了政治话题,曹操忽然说道:“你方才说的那种想法倒是跟几位朝廷元老不谋而合呢。”

李素心中略感欣喜,但表情语气仍旧沉稳地说:“咦?敢烦请曹公指教。”原本想问个更透彻些的问题却怕过於平静反而暴露自己太过刻意的态度变化,考虑到与曹操之间等级上的差异应显得更为积极才是。

曹操随即教训说:“我指的是那位太常卿刘焉,他曾进谏给天子提到过这个问题。

他认为当前局势下应该推行废郡守改州牧的变革,以增强各地方的自主权来对付乱事。

不过,因为担心地方失去控制天子迟迟未准。

这些大事,跟你们年轻后生说也没什么用”。

“真没想到卑职一时兴起的想法,会与朝廷重臣的想法如此一致”,李素带着谦逊说道,“若有幸,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当面聆听教诲”。

曹操笑道:“容易,我可以为你写一道文引介绍信去拜会他。” 李素听了颇为诧异。

所谓文刺,就是那个年代的推荐信,类似现代的介绍。

曹操竟然对自己如此慷慨,还真是没料到呀。

尽管那天大家因在何进的府邸讨论军事事宜时见解一致,一起饮酒并同乘一车离开,但这份情谊远不足以让曹操为李素向太常卿刘焉写一封介绍信。

在这个时代,介绍信可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很多人为了求官位、寻门路而西处奔波,他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关键的人脉引荐信。

不过,李素短暂惊讶于曹操的慷慨后,终于明白了真相。

曹操此举并非单纯是对他个人的情谊,而是为了讨好刘焉!

棋子想要接触棋手,自然会因此欠下介绍人一个人情。

同样地,对于棋手而言,找到一个适合的关键棋子也同样需要感激介绍者。

所以,曹操更在意的是让刘焉欠他一个人情,而不是让李素有所亏欠。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三国:从匡扶汉室开始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