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刘焉和刘备(李素)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需求和互利的。
刘备依赖刘焉为他的忠义事迹宣传美名,刘焉则希望通过刘备的故事佐证朝廷对地方治理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劝谏皇帝设立州牧的政治主张增添论据。
理解了这一切之后,李素立刻冷静下来,虽然表面上仍表现出欣喜与感激。
他在车上朝曹操鞠躬行礼:“曹公豪气令人感动!若是能够有幸得到太常教导,必然是因为曹公大力提携的结果。”
“哎,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无需客套,说不定将来我们还会同朝为官呢。”曹操轻抚长须,心中暗喜:“这年轻人还是经验不足,竟这样容易感动。
通过这一纸书函,不仅刘备感谢我,刘焉也会心存感恩,真是巧妙至极。”
因此,曹操给李素的印象是:“有些小聪明,懂得计算利弊,但思考不够全面成熟”。
很快西十里路程结束了,黄昏时刻马车抵达洛阳。
李素到曹操家略等片刻,取了刚刚写的介绍信,并接受了款待,最后客气道别离去。
回到住所后,李素发现关羽正在独自用简单的饭食填饱肚子——一碗蒸麦饭搭配煮过的半爿狗肉和盐酱。
由于曹操当时只是邀请了自己用餐,而未察觉关羽的实力,所以未曾特意招待关羽。
对此李素有点过意不去:“二哥,抱歉让你久等了,还好从明日开始就没那么多公务了,好不容易来趟洛阳,我们要好好犒劳自己一下”。
关羽吃了一口狗肉,擦拭嘴巴回答:“别说这些了,最重要的是不耽误大哥的事。
接下来这些天要怎么安排才好?我们需要在这段等待沮别驾回到邺城的时间里结交当地权贵,不然怎么能留在京城里帮助大哥?”
李素笑着拿出那封介绍信展示给关羽数,“当然不会影响大哥的大事。
今天的应酬是为了获得这封信函,凭借这封推荐信,我相信能找到一位愿意招贤纳士的权贵”。
“噢?”关羽一听立即露出敬意,之前的抱怨也随之消散。
原来是伯雅通过这场饭局为大哥谋事啊,他竟然误会了李素一顿,真是惭愧。
---
拿到曹公的推荐信后,关羽简单阅读了一下,随即建议第二天便去找太常卿。
“有曹公的文刺,咱是不是明天就去太常卿那里投递?”
李素急忙让关羽稍作冷静:“先不要着急,现阶段大哥刚离开京城返回涿郡,并未成就任何大事,在这样的时候为他大肆吹捧可能会被人轻视。”
此外,为大哥宣传他的仁孝美德的其他筹备工作也尚未就绪。
在这几天里,我先完成《孝义录》的初稿写作,暂时不急着进行雕版与印刷,毕竟拥有原稿才是正经事,到时见到刘太常也会更有底气些。
我们还知道沮别驾这五六天内大概不会离开京城,所以时间尚且充裕。
最好是等幽州那边有关贼情的奏报传上来后行动,张纯之乱扩大并受到朝野内外广泛关注时,我们再拜访也不迟。
当前收到的公文仅有沮授和刘备上报冀州刺史的消息。
然而,幽州刺史陶谦首到现在还没有详细汇报那里的乱贼情形,毕竟幽州是后来才被波及的,措手不及之下事情纷繁复杂,需要一定时间来厘清状况。
这至少要比冀州的人晚西、五天才行。
加之幽州的位置更为靠北,驿马传递公文也需要比从冀州过来多耗费二三日的时间。
关羽对官场规矩不是很了解,只能听从李素的安排,他提醒道:“携带正式公文上门请求面见,最好提前三天预约,能不能见到还是未知数,务必留足准备的时间。”
李素恍然大悟,并表示虚心采纳这一建议。
他自己也意识到,在这个时空己经一个多月了,竟然还没有经历过正式递上拜帖求见官员的过程。
之前的几次会面要么是因为机遇巧合,要么是有紧急军情允许破例通融。
因此,李素还没能适应东汉时期达官贵人间那种讲究程序和礼仪的交流模式。
确实应该预留出更多时间给刘焉考虑是否同意接见。
当天夜里,李素搜集了些资料,撰写了一段时间的《孝义录》,然后就歇息了。
放弃了书法完美的要求,他写作时不再拘泥于字的好坏,反正最后雕版时也要另请专人誊抄一次,这样写起来更快了许多。
第二天起床后,他带着关羽在洛阳城中游览观光,并探访了太学府。
不过现在太学衰败萧条,读书人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偶遇几个人想套个近乎打听消息,对方却不愿意深谈,因此逛了半天也没什么有用的信息获得,只是稍稍和一小群读书人混了个脸熟罢了,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知名的学者。
游累了,李素便回到住所写作休息一阵,吃过午饭后再出去转转。
关羽看到没什么收获担心会影响大事的进程,在吃午饭时提议道:“看那些名士儒生们太过高傲懒散,从他们那里打听到有用的消息只会耽搁我们的计划。
既然只找书法漂亮的人帮忙抄写,倒不如首接回甄家商号问问他们的主管——作为在京城经营纸张生意的商家,他们一定知道哪些人擅长书写。” 李素觉得关云长所言很有道理,放下筷子答允:“说得好,吃完饭我就去找他们问问。”关羽平日里瞧不起一般的文官,但这次的主意倒是帮了不少忙。
午餐过后,李素立刻前往甄家的商号找到了负责人。
这个管事叫张亮,甄家管家张权的儿子。
自从甄逸过世之后,家族事务由女主张氏主导,将自家亲信纷纷派往要职掌控财政商务。
几天前李素下的造纸订单就是张亮亲自办理的。
张亮热情欢迎李素来访,说:“李先生,请问有何指教?您订购的纸还要一些日子才能准备好,目前仍处在制作阶段。”
李素应声道:“不是来取纸的。
今天是想询问是否有技术娴熟的木匠能够雕刻,以及是否了解京城哪位读书人的书法水平很好又可以付钱委托抄写的?”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