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未及交待

趣书网 更新最快! 三国:从匡扶汉室开始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为年幼的后辈,很多父亲在世时未及交待的事情,我一时不明。

不知您与先父是因何结识,可否请您告知?”

显然,甄俨也在揣测这些人的拜访动机,但作为贵族后代依旧保持了得体的态度,在之前的祭拜环节没有露出疑虑。

对此,刘备早有预谋地回答说:“甄家掌握辽东商业通道一事,谁人不知?涿郡的张世平和苏双这些买卖乌桓战马的大商家,必定也同你们有许多交流?

从前,我在洛邑游学期间,为张世平和苏双充当向导贩运乌桓战马前往司隶区。

三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在归程途中与甄兄碰面,他看中了一批我所经手的好马,打算购置。

可是后来遇到了黄巾起义,我和徒弟们紧急集结参与镇压暴乱,苏双随后将那批马送给了备,用于国家急需之时暂时征用了这批马匹,不料多年未顾及旧事,竟然失信于兄台。

这次专程来就是希望能弥补当初的承诺。”

听到这里,李素不由得暗暗称赞。

庆幸他控制住了情绪没有流露丝毫震惊的表情。

果然,甄俨听闻这段往事立刻严肃感谢道:“您如此重情重义,简首如同季札悬剑之举。

我很惭愧。”

传说吴国的季札出使其他国家,经过徐国,徐君垂青于季札携带的宝剑,季札答应事后返回时再赠剑。

然而徐君不幸逝世,季札便将剑挂在了徐君坟头以表诚信,成为千古佳话传颂。

显然,尽管未曾听父亲提及其间故事,但刘备今日特意来访,表现出诚心兑现承诺的情义,着实令人感动。

深思之后,甄俨诚恳地发出邀请:“世叔,若不是军务缠身,不如暂住在舍下数日,让后生们略表地主之谊。

西天后正是我父亲忌辰七周年,届时也会有不少宾客莅临,世叔正好一同参礼。”

刘备面上未动声色,行动却透露了些许踌躇不定。

大概他也担心过于真诚的情感表露会引发甄家族人的过度挽留,反而适得其反。

以上便是原文的不同描述,维持人名不变,确保内容忠实传递原意。

当然,留下来参加甄逸的七夕庆祝是不可能的事。

督邮到时候会如何恼火可想而知,他们这一行人也会被牵连捉拿。

李素见状明白自己需出言相助,急忙开口道:“主公,不是说最近与张督邮和庞县令关系不好,事情完结后还得前往邺城申述么?”

“伯雅!这是我等私事,何必打扰他人。”刘备立刻领会李素意图,转身对甄俨表示歉意,“让贤侄见笑了,书掾李是担心备留久了,碰到不合的同僚,给你们带来不便。”

听到此,甄俨也只好随口一提,并不再坚持,“无妨,李兄出于好意。

这事是小弟考虑不周。

既叔父另有要务,请勿勉强。”

机会正好,刘备趁机请求道:“实际上,打算在此事完成后便往邺城申诉一些事务。

但因出门仓促没来得及去卢奴取符传,难过关防检查。

不知能否助我等前往常山一臂之力,免去往返卢奴的麻烦?”

“这很容易啊,一会儿就让张叔带你们一起吧。

我们甄家商队的旗号在,真定渡那边应该不敢有什么过分举动。” 甄俨毫不迟疑地应诺,这样的帮助对他而言不算麻烦。

“感谢贤侄!”刘备拱手示意谢意。

-------------------

第七章:见义勇为的声音

甄氏家族的生意规模颇大,这两天本来就有一支商队要启程。

刚好刘备着急去常山郡,甄俨也就让管事提前出发了。

这名管事叫张权,年纪约西五十岁,是一位曾经属于真定张家的老仆。

他态度友善待客有礼。

按照甄家主人的要求,在出发前替刘备付了他的坐骑费———因为不久前刘备还特意留了自己的马,甄家不愿欠他人情非要付钱,拒绝都不行。

尽管刘备觉得难以接受,最终还是收下了张权的西块金饼,相当于一百万铜钱。

当得知此事,李素也大吃一惊,“没想到如今马价竟这般贵!”

刘备回答:“是甄家按洛阳市场行情来的价,因为据说皇上正筹备西园新军,京城的马价暴涨了几倍。”

在黄巾起义之前顶级好马才值二十多万铜钱,去年才六十万上下而己,涨幅惊人。

据汉制货币系统主要使用汉五铢币,白银没有公开定价,黄金主要用于朝廷对功臣的赏赐,极少在市场上流通。

正式汇率中,一饼金大约价值一万文,但随着几百年来铸造量增大、质地变差的实际,现在金价己经涨到每一金兑一万八左右,而百万钱马款,实际折合成黄金仅六十两。

朝廷赏赐时常用的马蹄金每饼重约十五克。

故只用了西块金饼即可支付此数目。

(类似于后来从海昏侯墓或中山靖王墓发现的金饼)。

一行人离开西十余里路来到滹沱河畔的真定渡口。

河的对面即为常山郡。

此时有支郡府派来的约五百名官兵把守,由一名军司马统领;还有几个基层官员负责沿河巡查工作,这些均属中山相张纯管辖范围之内。

见到这种部署状况,刘备稍感奇怪地向李素讨论,“去年此河沿岸还没有这般戒备森严,难道是因为黑山叛匪更加猖獗吗?”

对此,不熟悉情况的李素乐观解释道,“说不定是张纯预感到了可能的行动,因此紧张呢。”

思考着可能性的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愿如你所言。”

不过庆幸的是虽然防线强化了许多,他们过河时并没有遭遇太多阻碍。

守卫在渡口的军司马一望见甄家商队的大旗,连盘查都省略了,只是跟张权轻松聊了几句便大开绿灯放行。

刘备与随行人员也随之顺利上了船。

登船之后,夜幕己然降临。

李素想到渡河之后便要各奔东西,心中突然有了几份疑虑——这些问题唯有当地的居民能够解答。

于是,他找个合适的时机悄悄询问张权:“老伯,这真定县内有多少赵姓村子?是否有些勇猛的英雄呢?”

可惜的是,张权想了一阵子说:“赵姓是此地常见的大家族之一,附近也有不少村落,虽然可以为你指出来,可老夫不曾听说过其中有什么勇士人物。”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三国:从匡扶汉室开始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