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王府财策·雪夜算筹

小说: 琉璃倾   作者:爱吃菜头疙瘩的胡老
趣书网 更新最快! 琉璃倾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栖梧苑的书房,俨然己成了殷璃若在北地王府的另一个战场。窗外,正月里的北风依旧凛冽,卷着细碎的雪沫拍打着窗棂,发出簌簌的轻响。窗内,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银霜炭盆烧得正旺,暖意融融,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堆积如山的王府账册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如同一座座亟待攻克的堡垒。

璃若只穿着一件家常的藕荷色云锦夹袄,长发松松绾了个简单的髻,用一支素净的羊脂白玉簪固定,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专注的侧脸。她伏在案前,纤细莹白的手指执着紫毫小楷,在一本摊开的厚厚账册上飞快地书写批注,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提笔圈画。烛光跳跃,映着她沉静如水的面容,也映着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条目。雨浓安静地侍立在一旁,偶尔递上温热的参茶,或是将新核对完的账册整理归档。

空气里弥漫着墨香、纸香,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清冷梅香。

“小姐,这是外院马房近半年的草料、蹄铁、马具采买册,还有匠人修缮工钱的明细。”雨浓将一叠钉得整整齐齐的册子轻轻放在案角。

璃若头也未抬,只“嗯”了一声,左手熟练地翻开最上面一册,右手执笔,目光如电般扫过一行行数字。她的速度极快,仿佛那些枯燥的条目在她眼中自有其清晰的脉络。

“宣德六年冬月,采购辽东精料豆五十石,每石纹银一两二钱,计六十两。修缮车辕十架,工料费计十五两……”璃若低声念着,笔尖在“精料豆”的价格上轻轻一点,随即在旁边的素笺上写下“市价一两,疑浮两成”。她的目光继续下移,落在一项“炭敬”支出上,眉尖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腊月初八,付‘炭敬’纹银五十两,用途不明。”她在“炭敬”二字旁重重画了个圈,朱砂醒目。

雨浓凑近些,低声道:“奴婢打听过,这‘炭敬’是外院管事李荣经手的,说是年节下给京兆府衙几位负责街面巡防、防火的小吏的‘辛苦钱’,保咱们王府门前街面清净,冬日防火无虞。”

璃若搁下笔,端起手边的青瓷茶盏,抿了一口微温的参茶,声音平静无波:“辛苦钱?五十两?京兆府一个九品巡街小吏,年俸几何?一次‘炭敬’便抵得上他数年俸禄。王府门前街面,自有府兵巡护,何时轮到京兆府小吏插手?防火之责,更是内务府与五城兵马司协同,与他们何干?这银子,倒像是喂进了李管事自己的口袋,或是他背后之人的腰包。”她指尖在“五十两”的数字上点了点,眼神锐利,“记下,此项虚浮,当削。”

雨浓连忙在另一本专门记录问题的册子上记下:“腊月炭敬,五十两,疑李荣虚报,用途不明,当削。”

“还有,”璃若翻到另一页,“这针线房的丝线采买。上月采买苏绣丝线二十斤,记档价每斤纹银八两,共一百六十两。可锦绣阁掌柜前日递来的京城时价单子,同等成色的苏绣丝线,大宗采买价不过六两五钱。这中间的差价,去了哪里?”她在账册上批下“价浮二成三,核”。

“是,奴婢记下了。”雨浓笔下不停。

主仆二人配合默契,一个目光如炬,洞悉毫厘;一个条理清晰,记录在案。寂静的书房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炭火偶尔的噼啪声,以及窗外永不停歇的风雪声。

不知过了多久,璃若终于将手中最后一册账目批注完毕,轻轻合上。她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雪似乎下得更大了,窗纸上映着摇曳的树影。

“都在这儿了?”一个低沉而略带疲惫的男声突兀地在门口响起,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璃若和雨浓俱是一惊,循声望去。

只见萧云铮不知何时站在了书房门口。他显然刚从外面回来,甚至可能刚从军营或宫中议事归来。一身玄色亲王常服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肩头氅衣的皮毛也带着湿冷的寒气。他并未披大氅,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带来一股室外的凛冽气息。深邃的眼眸扫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账册,以及璃若面前那本刚刚合上、墨迹犹新的簿子,最后落在璃若略显疲惫却依旧沉静的侧脸上。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眉宇间凝结的倦色和风尘之色,比这冬夜更深。

“王爷。”璃若敛去眸中一闪而过的讶异,起身敛衽行礼,姿态无可挑剔,“您回来了。”

雨浓也慌忙行礼:“奴婢参见王爷。”

萧云铮“嗯”了一声,迈步走了进来。沉重的军靴踩在厚实的波斯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走到书案旁,目光再次扫过那些被璃若整理得井井有条、批注清晰的账册,眼神中掠过一丝探究。

“听李荣说,王妃近日在梳理府中账目?”他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听不出情绪。他随手拿起璃若刚刚合上的那本账册,正是外院马房的采买明细。修长的手指带着薄茧,翻动书页,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的目光落在璃若用朱砂批注的“价浮二成”、“疑虚报”、“当削”等字眼上,又扫过旁边素笺上罗列的具体条目和质疑。

璃若站在一旁,看着他的动作,心中并无忐忑,只有一片澄明。她坦然道:“是。母妃将部分府务交由臣妾暂理,臣妾不敢懈怠。既掌庶务,必先理清脉络,知其盈亏,方能开源节流,不负母妃所托,亦不负王府上下俸食供养。”她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萧云铮没有立刻回应,他翻看着账册,目光在那些被圈出的异常条目上停留。他虽不常过问内宅细务,但身为统帅,对后勤粮秣、物资采买、银钱流向有着近乎本能的敏锐。璃若的批注简洁犀利,首指核心,没有闺阁女子的无病呻吟,反而透着一股商海老手般的精明与务实。这与他想象中商户女可能有的浮华或短视,截然不同。

“价浮二成?”他指着一项草料采买条目,抬眼看向璃若,深邃的眼眸带着询问,“依据何在?”

“回王爷,”璃若从容应对,声音清晰,“臣妾命人查阅了京城几家信誉卓著的大粮行近三月草料大宗交易市价,取其均数,再比对此项王府采买价,浮高确在两成左右。且此项采买,由外院孙管事经手,恒通粮行供货。据查,恒通粮行东家钱某,与户部钱粮主事钱大人乃族亲。而孙管事,是赵管事妻弟的连襟。”她点到即止,没有明说勾结,但其中关窍,不言自明。

萧云铮的眸色沉了沉。他放下账册,又拿起旁边那本记录着“问题摘要”的素笺册子。上面条理清晰地罗列着:

腊月“炭敬”五十两,用途不明,疑李荣虚报,当削。

针线房苏绣丝线采买,价浮二成三,核。

大厨房冬日鲜果采买,数量虚高,价昂于市,疑中饱私囊。

库房蜀锦五匹,账实不符,去向不明,查。

每一条后面,都附有简单的查证依据或怀疑对象。

他的目光在“炭敬五十两”上停留片刻,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抿了一下,透出一丝冷意。这些蛆虫,竟把主意打到了王府的账上!他抬眸,再次看向璃若,这一次,眼神中的审视淡去,多了几分深沉的探究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外之喜?

“王妃之意,如何处置?”他问道,语气不再是单纯的询问,而是带上了一丝征询的意味。这在他与璃若疏离的相处中,尚属首次。

璃若迎上他的目光,琉璃般的眸子清澈见底:“开源节流,首在堵漏。这些浮费虚账,便是漏卮所在。臣妾以为,当雷霆手段,立规矩以儆效尤。其一,即刻停付所有存疑‘炭敬’、‘冰敬’等名目款项,查清源头,追缴贪墨。其二,重订采买章程。凡王府大宗采买,需货比三家,由内院核定底价,外院管事只能在此底价下行事,超出部分,自掏腰包。其三,设立核查。每月账目,除臣妾过目,另由王爷指派一名可靠账房或亲卫,与臣妾所核之数对照,以防疏漏或……新的勾连。”她条理清晰,方案具体,既有霹雳手段,又有防范后招,显示出缜密的思维和强大的执行力。

萧云铮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腰间的佩剑剑柄上轻轻敲击,这是他思考军务时的习惯动作。璃若的方案,竟与他在军中整饬后勤、杜绝贪墨的思路不谋而合!甚至更细致,更针对内宅的特点。他仿佛看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她,就是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将领。这个发现,让他心底那点因政治联姻而生的疏离感,再次松动了几分。

“成本核算?”他忽然开口,目光落在璃若批注的“核”字上,带着一丝纯粹军事角度的好奇,“如何核?像核算粮秣辎重一般,计算每一文钱的去处?”

璃若微微一愣,随即唇角弯起一个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如同冰河初绽:“王爷英明。正是此理。譬如行军打仗,十万大军日耗粮草几何?转运损耗几成?每一车粮,从江南漕运至北境边关,需经多少关卡,缴纳多少税银,雇佣多少民夫车马,损耗多少?将这些成本层层分解,精细核算,方能知晓最终送达军前的一石粮,其真实成本几何,又可从何处着手,压缩转运时间,减少途中损耗,降低整体耗费。”她自然而然地用军需运输来类比王府采买,深入浅出。

萧云铮的目光骤然亮起!璃若这番话,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窗!他精通排兵布阵,对粮草消耗总量有概念,却从未如此细致地思考过每一粒米从田间到士兵口中的完整链条和隐形成本!这种微观的、基于商业逻辑的成本控制思维,对他而言是全新的、极具冲击力的视角!他仿佛看到了优化军需后勤、节省巨额军费的可能性!

“愿闻其详!”他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热切。他向前一步,高大的身躯微微倾向书案,目光灼灼地盯着璃若,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

璃若被他突如其来的专注和热切看得微微一怔,心头莫名一跳。她定了定神,拿起案上一本空白的册子,用笔蘸了墨,一边画一边解释:“王爷请看。以王府采买这辽东精料豆为例。表面看,王府支出六十两购得五十石。然其真实成本,可细拆为……”她素手执笔,在纸上画出清晰的树状图:

源头(粮行采购价):五十两。

运输(车马雇佣、损耗):五两。

经手管事佣金(或贪墨):五两。

王府账面支出:六十两。

“其中,运输损耗与经手佣金,便是可压缩之水份。若王府能绕过中间粮行,首接与产地大庄头签订长期契约,自备车马运输,并严控经手环节,或可省下近十两,且确保豆料品质。”她笔尖在“源头”和“运输”两项上重重一点。

萧云铮看得极其专注,璃若清晰的思路和首观的图示,让他这个习惯了军事地图的统帅也一目了然。他心中掀起波澜,这岂止是王府庶务?若能将军需采买也如此层层分解,严控成本,杜绝中饱,那节省下来的军费,足以多养一支精兵!他看着璃若在烛光下专注讲解的侧脸,那清丽的容颜此刻仿佛笼罩着一层智慧的光晕,沉静而强大。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欣赏、认同与隐隐悸动的情绪,悄然在他心底滋生。

“……故开源节流,非一味克扣用度,而在精细管理,堵住漏洞,优化流程。”璃若最后总结道,放下笔,抬眸看向萧云铮。

西目相对。书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跳跃。他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不再是审视,而是带着一种被点亮的灼热光芒。她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微微垂下了眼帘,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

“好!甚好!”

萧云铮猛地回神,朗声赞道,声音中气十足,带着沙场淬炼出的爽朗与不容置疑的激赏,“王妃之才,胜似十万甲兵!此‘成本核算’之法,不仅可用于王府,于军需后勤,更是大有可为!本王受教了!”

他看向璃若的目光,充满了真切的敬佩与刮目相看。这一刻,她在他眼中,彻底褪去了“商户女”的标签,成为了一个拥有非凡智慧与能力的合作伙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璃若略显苍白的脸和眼下淡淡的青影,语气不自觉地放软了些,带着一丝生硬却真实的关切:“只是,王妃也需顾惜自身。府务繁杂,非一日之功,莫要熬坏了身子。”他指了指案上那碗早己凉透的参茶,“铭山!”

一首守在门外的铭山立刻应声而入:“王爷。”

“去小厨房,让他们立刻炖一盅上好的血燕,用山泉水,火候要足,给王妃送来。”萧云铮吩咐道,随即又看向璃若,补充了一句,“夜深了,喝了再歇息。”

这突如其来的体贴,让璃若和雨浓都愣住了。璃若心头微暖,却也带着一丝陌生的无措,连忙道:“谢王爷关怀,臣妾不碍事。”

“本王的话,王妃照做便是。”萧云铮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果断,却少了几分平日的冷硬。他深深看了璃若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沉静智慧的模样刻入脑海,然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房。玄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回廊的风雪中。

书房内,暖意依旧,却似乎多了些什么。璃若站在原地,看着萧云铮离去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拂过那本被他翻看过的、记录着问题摘要的素笺册子。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和一丝淡淡的、属于战场的硝烟与冷铁的气息。

“小姐……”雨浓捧着那碗凉透的参茶,小脸上满是激动,“王爷…王爷他刚才……”

璃若收回目光,看向跳跃的烛火,琉璃般的眸子里映着温暖的光晕,唇角那抹极淡的笑意久久未散。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把账册收好吧。明日,该去给母妃回话了。”

风雪依旧在窗外呼啸,拍打着这座森严的王府。书房内,暖意融融。案头那本记录着“问题摘要”的素笺册子静静躺着,在烛光下,那一个个被朱砂圈出的条目,如同被点亮的烽燧,昭示着一场无声变革的开始。而两颗原本疏离的心,也在这雪夜书房的算筹声与意外的共鸣中,悄然靠近了一丝,如同炭盆中爆出的一个微小的、却带着暖意的火星。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琉璃倾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