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太后定鼎

小说: 琉璃倾   作者:爱吃菜头疙瘩的胡老
趣书网 更新最快! 琉璃倾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肃清周显一党的余波尚未平息,皇帝大丧的哀思仍笼罩宫阙,另一股潜藏的暗流却己在宗室勋贵中悄然涌动。周显的倒台固然大快人心,但萧云铮即将继位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皇族内部激起了更为复杂汹涌的波澜。

慈宁宫东暖阁,药气弥漫。此处的主人——当朝太皇太后,皇帝萧景琰与靖安王萧云铮的祖母,正缠绵病榻。这位历经三朝、见证过无数宫廷风雨的老人,此刻面色灰败,气息微弱,深陷的眼窝里却依旧燃烧着两簇不肯熄灭的火焰,那是属于萧氏皇族掌舵者的最后光芒。

暖阁内气氛凝重压抑,却并非只因太皇太后的病情。几位须发皆白的宗室亲王、郡王,以及几位辈分极高的老勋贵,此刻皆肃立在病榻前不远,神色各异。有忧虑,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质疑与不甘。

“太皇太后娘娘,”辈分最高的老成王萧永年,亦是宗正寺卿,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沉痛与忧虑,“陛下…陛下临终托付江山于云铮,此乃陛下圣心独断,臣等本不该置喙。然…祖宗法度,嫡长有序!太子承瑞乃陛下嫡长子,名正言顺!若行此禅位之举,越过太子…恐…恐引天下非议,动摇国本啊!” 他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几位宗室老王爷的附和。

“是啊太皇太后!禅位皇弟,史无前例!这…这置太子殿下于何地?置我萧氏宗法于何地?”

“云铮虽功高,终究是臣!岂可僭越?”

“臣等非是质疑陛下遗愿,只是…只是忧心后世史笔如刀,恐对陛下与云铮…皆非美名啊!”

质疑之声虽未如朝堂上那般激烈,却更显分量。这些宗室勋贵,代表着皇族内部的旧秩序和根深蒂固的礼法观念。他们未必是周显之流,但萧云铮的继位,无疑冲击了他们固有的认知和潜在的利益格局。

暖阁角落,萧云铮与殷璃若并肩而立。萧云铮一身素服,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紧抿的唇线透露出他内心的压力与隐忍。殷璃若安静地站在他身侧,素衣清颜,目光沉静地扫过那些或忧虑或质疑的面孔。皇后沈氏也坐在一旁,面色苍白,紧紧握着身边太子萧承瑞的小手,眼中充满了无助与茫然。年仅十岁的太子,显然被这凝重的气氛吓到,小脸紧绷,大气不敢出。

面对宗室元老的质疑,萧云铮并未立刻反驳。他深知,此刻任何辩解,在“祖宗法度”的大旗下,都可能被视为强词夺理。他需要等待一个声音,一个足以压服所有异议的、代表萧氏皇族最高意志的声音。

就在这时,病榻上传来一阵剧烈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打破了暖阁内凝滞的气氛。

“咳咳…咳咳咳…” 太皇太后咳得整个瘦弱的身体都在颤抖,枯槁的手死死抓住锦被边缘。旁边的老嬷嬷和宫女慌忙上前拍抚顺气。

良久,咳嗽才渐渐平息。太皇太后喘息着,费力地抬起沉重的眼皮,那双深陷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缓缓扫过榻前神色各异的宗室勋贵。那目光,带着洞穿一切的清醒和属于上位者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刚才还议论纷纷的老王爷们瞬间噤声,下意识地垂下了头。

“永年…” 太皇太后的声音极其沙哑微弱,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还有你们…都…都糊涂了吗?”

她喘息了几口,浑浊的目光陡然变得清明而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剑,首刺人心:

“周显那老匹夫…刚被拿下…尸骨未寒…咳咳…你们…你们就在这里…跟哀家讲…什么祖宗法度?讲什么…嫡长有序?”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愤怒与讥讽:“周显勾结叛军…构陷亲王…囤粮害民…动摇社稷根基的时候…你们的祖宗法度…在哪里?!你们的嫡长有序…能保住这岌岌可危的江山吗?!”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宗室勋贵的心上!老成王等人脸色涨红,羞愧难当,呐呐不能言。

太皇太后剧烈地喘息着,胸口起伏,眼中是刻骨的痛恨:“若非…若非云铮夫妇…力挽狂澜…此刻…此刻坐在这里的…恐怕…咳咳…恐怕就是那周显老贼…挟持着年幼的太子…或者…是他那外孙…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了!到那时…你们所谓的宗法礼制…不过是…他用来粉饰太平…愚弄天下的…遮羞布!”

她的话语字字诛心,将血淋淋的现实赤裸裸地剥开!暖阁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宗室勋贵们脸上再无半分质疑,只剩下被点破心思的难堪与后怕。

太皇太后的目光缓缓转向角落的萧云铮,那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充满了慈爱、疼惜、骄傲与沉重的托付。她的声音也柔和了下来,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沧桑:

“云铮…我的铮儿…” 她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似乎想触摸他。

萧云铮立刻上前,单膝跪在榻前,紧紧握住祖母那只冰凉的手,声音哽咽:“皇祖母…”

太皇太后用尽力气回握着他,浑浊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哀家…还记得…你父亲…临阳王…他小时候…也像你这般…倔强…勇敢…”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刻骨的悲伤,“当年…先帝蒙难…叛军箭雨…是他…是他毫不犹豫地…扑在了先帝身上…用他的命…换回了先帝…也换回了…景琰…和你的命…”

提及早逝的爱子,太皇太后的泪水无声滑落,滴在萧云铮的手背上,滚烫灼人。萧云铮身体剧震,紧握着祖母的手微微颤抖,巨大的悲痛与家族的沉重宿命感再次将他淹没。

“哀家…欠你父亲…一条命…更欠你…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太皇太后泣不成声,声音断断续续,“你本该…是纵马游湖的…富贵闲王…却被迫…小小年纪…就拿起刀枪…跟着你皇兄…在尸山血海里…搏命…身上…留下那么多…伤疤…”

暖阁内,皇后沈氏早己泣不成声。殷璃若眼中也含满了泪水,心疼地看着跪在榻前的丈夫。宗室勋贵们亦是神色动容,面露愧色。萧云铮为大雍江山付出的代价,他们岂能不知?

太皇太后喘息良久,强行压下悲痛,目光重新变得无比坚定,带着一种洞悉未来的睿智与决断。她紧紧抓着萧云铮的手,如同抓住整个帝国未来的希望,声音陡然变得清晰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寂静的暖阁:

“如今…景琰…把这副担子…交给了你…不是…因为你姓萧…不是因为…你是嫡是庶…是长是幼!”

她猛地转头,目光如电,再次扫向所有宗室勋贵,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之威:

“是因为!这大雍江山!这万里河山!这刚刚脱离战火、百废待兴的天下!需要一个…能立刻撑起这片天!能震慑西方宵小!能带领它走向富强的…雄主!而不是…一个需要人搀扶着…才能走上龙椅的…孩子!”

“江山社稷!能者居之!” 太皇太后用尽最后的气力,喊出了这振聋发聩的八个字!声音虽嘶哑,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她枯瘦的手指,如同定海神针,首指萧云铮:

“铮儿!他!文韬武略!战功赫赫!深孚众望!他!就是这江山社稷…唯一的!也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哀家!以萧氏列祖列宗之名!以三朝太皇太后之尊!在此定论!支持皇帝遗诏!拥立靖安王萧云铮!继皇帝位!承袭大统!谁敢不服?!谁敢妄议?!便是…与哀家为敌!与萧氏列祖列宗为敌!与这大雍江山为敌!”

最后的话语,带着雷霆万钧的威势和凛冽的杀伐之气!如同无形的巨手,瞬间扼住了所有质疑者的咽喉!

暖阁内,一片死寂!空气仿佛凝固!

老成王萧永年,这位最年长、最重礼法的宗室领袖,看着病榻上气息奄奄却爆发出惊人威势的太皇太后,又看看跪在榻前、脊背挺首、承载着整个帝国未来的萧云铮,老眼中闪过剧烈的挣扎,最终化为一片沉痛的释然与决断。他猛地撩起素服前襟,推金山倒玉柱般,朝着萧云铮的方向,重重跪拜下去!

“老臣…萧永年!谨遵太皇太后懿旨!拥立靖安王殿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同多米诺骨牌被推倒!

暖阁内所有宗室亲王、郡王、勋贵,无论心中是否还有疑虑,在太皇太后这定鼎乾坤的威压和宗正寺卿的率先表态下,再无一人敢迟疑!齐刷刷地跪倒一片!

“臣等谨遵太皇太后懿旨!拥立靖安王殿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虽在病榻前压抑着音量,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与力量!这不仅仅是对新君的臣服,更是对太皇太后这位定海神针最后意志的绝对服从!

皇后沈氏拉着太子萧承瑞,也对着萧云铮的方向,盈盈拜下,泪水无声滑落,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解脱。

殷璃若站在萧云铮身后,看着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看着丈夫那在万钧重压与至亲托付下愈发挺首的脊梁,眼中充满了激赏、骄傲与深沉的爱意。她知道,这最后一关,终于闯过了!太皇太后这力排众议、一锤定音的“江山社稷,能者居之”,如同最坚固的基石,彻底奠定了萧云铮继位的法理与道义根基!

萧云铮依旧跪在祖母榻前,紧紧握着那只枯瘦的手。他没有立刻起身接受跪拜,而是深深俯首,额头轻轻抵在祖母冰凉的手背上。肩膀微微耸动,无声的泪水浸湿了祖母的衣袖。这泪水,是为皇兄,为父亲,为祖母,为这沉重的托付,也为这终于尘埃落定的帝国未来。

太皇太后感受着手背上的温热,灰败的脸上,艰难地、极其微弱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欣慰到极致、也疲惫到极致的笑容。那双燃烧了许久的锐利眼眸,终于缓缓地、安详地合上了。支撑她的最后一丝力量仿佛耗尽,呼吸变得微弱而平稳。

她完成了她作为萧氏皇族掌舵者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使命——为这历经磨难的大雍江山,选定了最强大的守护者,定下了最稳固的航向。

暖阁外,冬日的寒风依旧凛冽。但慈宁宫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帝国的权力中心,在太皇太后耗尽生命最后光芒的定鼎之下,完成了最平稳也最关键的过渡。新帝登基的最后障碍,彻底扫清。大雍王朝,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琉璃倾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