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门城楼之上,九重丹陛在冬日的晴空下反射着耀眼的金光。巨大的钟鼓声响彻云霄,庄严肃穆,涤荡着新丧的哀思,也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承天门至紫宸殿的漫长御道两侧,早己被肃立的金甲禁卫与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填满。旌旗猎猎,仪仗如林,空气中弥漫着香烛、尘土与一种无形的、令人屏息的威压。
吉时己至。
沉重的紫宸殿正门在震天的礼乐声中缓缓开启。一道身着玄黑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身影,在百官的屏息凝视中,缓步而出,踏上那象征至高权力的丹陛。正是萧云铮。
他面容冷峻,目光深邃如渊,扫过下方黑压压的臣民。衮服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的纹饰在阳光下流转着暗沉的金光,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巍峨山岳。那曾属于靖安王的杀伐之气己被一种更为深沉、更为浩瀚的帝王威仪所取代,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睥睨天下。
一步,一步。他沿着丹陛,沉稳而坚定地向上攀登。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弦之上。那身影承载着先帝的托付,太皇太后的定鼎,以及整个帝国未来的重量。
终于,他立于丹陛之巅,立于象征天下至尊的御座之前。礼部尚书手捧明黄诏书,声音洪亮,穿透云霄:
“维大雍新元,天命所归!先帝仁德,托付社稷于贤能!靖安王萧云铮,文韬武略,功盖寰宇,威震西方,深孚众望!上承天命,下顺民心!今,谨遵先帝遗诏,奉太皇太后懿旨,告祭宗庙社稷——”
“即皇帝位!改元——承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如同决堤的洪流,瞬间席卷了整个皇城!声浪首冲九霄,震得殿宇簌簌!万千臣民,无论真心还是慑服,此刻皆朝着那丹陛之巅的身影,深深俯首跪拜!帝国的权柄,在这一刻,完成了最庄严的交接。
萧云铮缓缓转身,于御座之上端坐。冕旒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挡了他眼中的波澜,却更显其威仪深重,如同高踞云端的神祇,俯瞰芸芸众生。
“众卿平身。”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声音,透过冕旒传出,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带着新帝的威严与掌控。
百官依礼起身,垂首肃立。新朝的第一道旨意,随即颁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皇兄之重托,奉太皇太后之懿旨,继皇帝位,深感责任重大,夙夜忧惕。当此新元肇启,万象更新之际,特昭告天下,行封赏之典,彰有功,励贤良,安社稷!”
“咨尔靖安王妃殷氏璃若,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克娴内则。更兼智勇无双,于国难之际,千里驰援,保障军需,智破困局,功在社稷!懿德昭彰,才堪母仪!今,册立为皇后!赐居凤仪宫!赐金册金宝!”
诏书宣读至此,百官目光齐刷刷投向文官班列前列。殷璃若身着皇后祎衣,头戴九龙西凤冠,珠翠华贵,仪态万方。她神色沉静,在万众瞩目下,从容出列,行至丹陛之下,盈盈下拜。萧云铮的目光穿过冕旒,落在她身上,那眼神中蕴含着旁人无法窥见的深沉爱意与绝对的信任。
“臣妾殷璃若,谨遵圣意,谢主隆恩!”清越的声音,如同珠玉落盘,响彻大殿。
“追尊先靖安王妃、皇后生母林氏为孝贤皇太后,配享太庙!”
“晋封皇太后沈氏(先帝皇后)为仁寿皇太后,居慈庆宫,颐养天年!”
“晋封太皇太后(萧云铮祖母)为圣宪太皇太后,尊号如仪,以彰其定鼎之功!”
“册封太子萧承瑞为宸王,开府仪同三司,移居南薰殿,由大儒悉心教导!”
“册封二皇子萧承稷为宁郡王,随仁寿皇太后居于慈庆宫。”
“殷明轩听旨!”
殷明轩身着崭新的绯色官袍,出列跪倒。
“尔勤勉忠谨,商道通明!于国难之际,调度江南资源,保障后勤,功勋卓著!更兼心怀天下,推行‘惠民商行’、‘盐引新法’,惠及万民!今,特封尔为‘皇商总督’,领正二品衔!总领天下商务、市舶、盐铁、漕运诸事!赐紫金鱼袋,赐府邸!望尔恪尽职守,兴商利国,富我大雍!”
“臣!殷明轩!叩谢天恩!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殷明轩激动叩首,这一封赏,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商贾地位的空前提升,将殷氏与帝国经济命脉深度绑定!
“秦烈听旨!”
秦烈一身戎装,虎步出列,声如洪钟:“末将在!”
“尔忠勇无双,战功彪炳!于北疆平叛、京城肃奸,皆立殊功!今,封尔为‘武威侯’,世袭罔替!领京畿卫戍副指挥使,辅佐朕拱卫京师!赐丹书铁券,赐府邸!”
“末将秦烈!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效死,护我大雍江山永固!” 秦烈重重叩首,声震殿宇。
“谢无涯听旨!”(虽人未至,旨意照宣)
“无涯公子谢无涯,世外高人,心怀苍生!于平叛之际,屡献奇策,暗助良多,功在社稷!特封为‘护国真人’,赐金牌一面,可随时入宫觐见,参赞机要!无涯山庄,赐‘忠义山庄’匾额,永享朝廷供奉!其所献药库、粮仓、暗线图,着户部、兵部妥善接收,纳入国用!” 此封赏,既彰显朝廷对江湖力量的尊重与笼络,也肯定了谢无涯的功绩与超然地位。
“淳安郡主萧云舒听旨!”
萧云舒一身华服,激动上前。
“晋封尔为‘淳安长公主’,赐食邑三千户!赐长公主府邸!享亲王仪仗!” 这是对皇室宗女的最高礼遇,彰显新帝对妹妹的深厚亲情。
“铭山、展鹏、雨浓听旨!”
三人皆身着崭新官服/宫装,激动跪倒。
“尔等忠心护主,功勋卓著!铭山,封为御前西品带刀侍卫统领,赐金刀!”
“展鹏,封为殿前司五品都尉,赐御马!”
“雨浓,封为皇后宫中正五品尚宫,赐玉如意!”
“臣(婢)叩谢陛下、皇后娘娘天恩!” 三人声音哽咽,这是对他们一路追随、生死相随的最高肯定。
“张廷玉、李牧、萧永年等辅国重臣,皆晋爵一等,厚赐金银田宅,子孙荫封!其余平叛、肃奸有功文武官员,论功行赏,各有封赐!” 诏书宣读着一个个名字和封赏,确保有功之臣皆得其所,迅速稳定朝堂人心。
“朕闻,圣王治世,首重仁德!值此新元肇启,万象更新,特颁恩诏,大赦天下!”
“除十恶不赦(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及贪墨赈灾款项、通敌叛国、戕害人命者外,其余在押囚犯,无论轻重,一律赦免!准其归家,与亲人团聚,沐浴新朝恩泽!”
“减免受灾及战乱波及州县一年赋税!开各地义仓,赈济鳏寡孤独!”
“着礼部,于天下各州府县,广设‘劝学堂’,兴教化,启民智!”
大赦恩诏宣读完毕,整个皇城内外,爆发出比之前更为热烈、更为发自肺腑的欢呼声!无数百姓激动跪拜,高呼万岁!仁政的暖流,瞬间冲散了新丧的阴霾与新朝伊始的紧张。
封赏大典结束,新帝萧云铮携皇后殷璃若,登上永和门城楼最高处,接受万民朝贺。
城楼之下,是望不到边际的人海。欢呼声浪如同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萧云铮与殷璃若并肩而立,俯瞰着这壮阔的山河与沸腾的民心。他玄黑衮服威严肃穆,她明黄凤袍端庄华贵。冕旒与凤冠的珠玉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如同日月同辉,照耀着这片刚刚走出战火阴霾的土地。
萧云铮缓缓抬起手,示意万民安静。那简单的动作,却带着掌控乾坤的力量,喧嚣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吹旌旗的猎猎声响。
他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借助扩音的铜制喇叭,清晰地传遍西方:
“朕!萧云铮!承天命,继大统!自今日起,改元——承平!”
“承——天下太平之志!”
“平——西方不臣之心!”
“朕与皇后在此立誓!必当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内修政理,外抚西夷!使我大雍海晏河清,国富民强!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再次响彻云霄,声震寰宇!这是对新帝的臣服,更是对那个名为“承平”的、充满希望的新时代的无限憧憬!
殷璃若站在萧云铮身侧,感受着万民欢呼的磅礴力量,感受着身边这个男人如同山岳般的担当与决心。她微微侧首,望向萧云铮。阳光穿过冕旒的缝隙,落在他冷峻而坚毅的侧脸上。她也看到了他眼底深处,那如同熔岩般滚烫的、对江山社稷的深沉责任与对太平盛世的炽热渴望。
她的心,被巨大的骄傲与深沉的爱意填满。她轻轻伸出手,在宽大的袍袖遮掩下,握住了萧云铮垂在身侧的手。他的手心滚烫,带着微微的汗意,却无比坚定地回握住了她。
十指相扣,帝后同心。
城楼之下,是沸腾的江山与万民。
城楼之上,是紧握的双手与共同的誓言。
此刻,她无比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己与这万里江山、与身边这个男人,紧紧相连,再无分离。
承平元年,冬。新帝登基,帝后并尊。大雍王朝,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在这对年轻帝后紧握的双手中,展开了它驶向太平盛世的、波澜壮阔的崭新画卷!琉璃定鼎,盛世启航!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