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史海乒乓战·文景胶旋

小说: 史海乒乓战   作者:捂脸君
趣书网 更新最快! 史海乒乓战 http://qutxt.com/book/2MZP.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申初刻,球馆西隅忽起麦浪,三十六道金光自麦穗尖儿凝成玉案,托着“西汉史球”缓缓升起。球体表面,“文景之治”西字如流云游走,其间点缀着耒耜、布帛与酒壶虚影——正是汉文帝与贾谊对垒的“休养生息局”。光光抚着祖父手记上“刘恒善守,贾谊善攻”的批注,见球台己化作未央宫前殿,青铜灯树分置两侧,灯油竟似流动的《淮南子》文字。

文帝着赭黄袍,执“轻徭薄赋拍”,板面刻着阡陌纵横的井田纹,每挥拍便有粟米嫩芽破土;贾谊青衿素服,持“治安策拍”,扇面形拍身写满“定制度”“抑豪强”,球过处竟有竹简风暴席卷。老周抱来三坛米酒,坛身刻着祖父手书“黄老之术”,忽然笑道:“当年你祖父陪文帝打了整宿球,用你祖母的织布梭当球拍胶粒,才让‘与民休息’的旋儿稳了下来。”

首球交锋,贾谊先发“众建诸侯少其力”弧圈,扇面拍带起的竹简风暴竟将文帝的粟米嫩芽连根拔起。文帝不慌不忙,退后半步使出“代王耕种步”,拍面井田纹突然泛出牛羊虚影,竟将贾谊的“削藩球”裹入厩栏之中。“妙!”老周击坛而歌,“这招‘畜牧粘’正是你祖父从雁门牧民处学的,专克书生的‘理论旋’。”

光光却见贾谊拍面的“礼法”纹路有些歪斜——分明是因急于求成而失了均衡。他忽然想起父亲讲课时说:“贾谊的《治安策》如快攻,力道足却少了缓冲,文帝的黄老术恰似削球,看着慢实则以柔化刚。”当下摸出母亲绣的“阴阳鱼香囊”,内盛代地泥土与长安柳絮,往球台中央一抛,竟化作“刚柔相济”的云雾。

“贾生!”光光扬声,“您看这香囊,代地的土稳根基,长安的絮引风向——治大国如打球,既要挥得开扇,也要接得住土啊。”贾谊闻言微怔,扇面拍突然轻颤,竟显露出祖父二十年前刻的小字:“急则缓之,刚则柔之,此乃球台黄老。”他抬头望向光光,眼中闪过惊喜:“小友可是陈老后人?当年他在宣室殿教某‘礼法需沾人间烟火’,不想今日得见真章。”

战局随香囊变化。贾谊改“急攻”为“缓旋”,扇面拍每击出“重农抑商”球,便裹着代地泥土的厚重;文帝则变“守势”为“引势”,井田拍轻轻一削,竟将贾谊的球引入“休耕区”,待球弹起时,己沾满了“轻徭”的露水。老周忽然指着史球上新生的“德治”纹路,对光光眨眼:“你父亲上周在课堂讲‘文景二帝的胶粒是百姓的笑纹’,倒被你用香囊兑出来了。”

最妙处当属“弛山泽之禁”的对拉。贾谊的“开源快攻”带着铜山铸币的金光,文帝的“节流削球”泛着渔盐集市的人声。光光见二者胶着,忙摸出祖父的旧帕——帕角绣着母亲年轻时画的“市集图”,往球台边一铺,竟幻出长安城的酒肆、作坊虚影。“二位!”他笑道,“山泽之利,当如球台两端,既容得下铸币的火,也盛得住卖浆的碗。”

文帝与贾谊相视而笑,拍路竟同时一变:贾谊的快攻球擦过酒肆幌子,带上了米酒的醇香;文帝的削球掠过作坊窗口,沾了些布匹的绵柔。史球表面的“财政”裂痕悄然愈合,反而在边缘生出“太仓之粟”的穗状纹。当最后一球落在“弛禁”落点,整座球台竟响起百姓的欢呼声,青铜灯树上的《淮南子》文字,此刻都化作了“安”字。

贾谊收拍后,从袖中取出一卷未完成的《论积贮疏》,光光惊见纸角画着与母亲球馆相同的“儿童打球图”——正是祖父当年寄回现世的草稿。“某总以为礼法需正襟危坐,”贾谊苦笑道,“不想陈老说‘百姓拍球时的笑,比任何策论都重’。小友袖口的艾草香,倒让某想起他当年熏染竹简的味道。”

文帝则解下腰间玉璜,上面刻着祖父手书的“常欲利民”,塞给光光:“这是你祖父教某刻的‘球拍铭文’,说‘每挥一板,便想百姓手中的球拍是否称手’。今日见你用母亲的香囊化旋,方知观赛者的妙处,原是让天上的策,接上人间的烟火。”

日薄崦嵫时,球台的麦浪化作细雨,浇灌着史球上的“文景”二字。老周打开祖父的手记,新页上竟画着光光抛香囊的场景,旁注:“吾孙以‘家’为胶,粘起了朝堂与民间的裂缝。昔年某教文帝‘球拍要沾晨露’,今日他倒从光光身上,得了‘晨露原是母亲的艾香’。”

是夜,光光在球馆偏殿发现一架织机,上面缠着未完成的布帛,纹样正是母亲球馆的logo——一只握拍的手托着麦穗。老周说:“这是你祖母当年为文帝绣的‘休养生息图’,她说‘百姓的布帛,比天子的冕旒更该护在拍面’。”光光摸着织机上的艾草渍,忽然明白,为何母亲总在球馆角落种艾草——那是祖母留给千年后的暗号,让每个历史人物都能循着香气,记起球台之外的人间。

更深时分,光光梦见现世的母亲正在给孩子们讲“文景之治”,用乒乓球演示“轻徭薄赋”的旋转:“文帝爷爷的球拍呀,就像你们的小手掌,轻轻托着粮食球,不让它掉在‘赋税’的裂缝里。”梦中的孩子们咯咯笑,手中的球拍上,竟都贴着祖父留下的“安民”胶粒。

晨钟响时,光光在玉案发现一碗温热的粟米粥,旁边压着老周的字条:“某用文帝的‘弛山泽’鱼干,换了你家厨房的小米——观赛者的早餐,该是古今同味的。”喝着粥,他望向“汉武大帝”球台,见少年刘彻正举着“推恩令拍”比划,拍柄处缠着与自己相同的红绳——那是母亲给每个孩子的“平安结”。

球台上,文帝与贾谊的对谈仍在继续,话题己从“礼法”转到了“如何让百姓的球拍更轻”。光光举起“时光拍”,接住了这记带着粥香与织机声的对拉,拍面上,祖父的玉璜、母亲的香囊、父亲的抛物线渐渐融合,最终凝练成八个大字:“朝堂如台,民生为旋。”

这一日,球馆的朱门打开,现世的风挟着艾草香涌入,与球馆的麦香、酒香、墨香缠成一团。光光望着史球上渐次亮起的“文景之治”星芒,忽然懂得,所谓观赛者的使命,从来不是操控球路,而是让每个握拍的人都记得:当球拍沾染上人间的温度,再刚硬的旋球,也会落向让百姓笑出声的落点。

球台上,文帝的井田拍轻轻一托,将贾谊的“治安策球”送向“与民休息”的甜区,球弹起时,竟带着母亲熬粥时的咕嘟声。光光笑了,他知道,这跨越千年的一球,早己超越了胜负,成为古人与今人,在史海球台上,共饮的一碗温热的人间烟火。



    (http://qutxt.com/book/2MZ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史海乒乓战 http://qutxt.com/book/2MZP.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