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设计不仅没有损害他的名声,反而帮助刘慧珍走上了更高的位置!
不仅能够加入T,还可以到夜校学习,要是让易中海和老太婆知道了,非得气得吐血不可吧?
可以想象,在半夜里,老太婆会在梦中惊醒,嚷道:“难道这世道出问题了?”
“第二件,就是你说服了春红再婚,或许你还不知情,由于她的同意,现在南锣鼓巷的一半姨太太都愿意再婚。
她们纷纷积极参与相亲活动,我们的街道因此受到上级表扬,还要把这件事作为典范宣传!”
沈建设原本只是当着春红的面撒娇卖萌,没想到居然帮刘慧珍赢得了这么大的机会!
刘慧珍:“王负责人、陶主任,你们放心,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绝不会辜负你们的推荐!”
王负责人笑眯眯地点头:“行,你先去忙吧!”
刘慧珍顿了顿脚步,说道:“对了,王负责人,我们院子还有哪些烈士家属和军属?我家建设说要关照他们,我想挨家串门,看看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事!”
王负责人见刘慧珍这么热心,心里非常满意。
实际上,这次安排刘慧珍入T,是为了将来让她入党以及加入妇联做准备!
1953年4月,妇联举行了全国第二次大会。
会议确立了在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阶段,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明确强调“以动员妇女参加生产为中心”的方针,指导全国各族各界妇女集中精力投身工业化建设。
换句话说,目前妇女干部非常紧缺,时间也非常紧迫。
因此,她们必须尽快提升刘慧珍各方面的条件。
于是,从这天开始,街道办事处组织了一次慰问军属和烈士家属的活动。
刘慧珍去东跨院之前,不停地嘱咐沈幼楚和沈幼甜:“楚楚、甜甜,去了东跨院要礼貌地打招呼。
咱们家境不好,需要用人的地方多,千万不要得罪人,说他们喜欢听的话,别说让他们不高兴的话。
话说得不对,将来不仅不帮助咱们,还会给我们添麻烦,记住了吗?”
“妈妈,我们记住了!”
沈建设推着小竹车进了四合院,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个精致的小女孩,十分可爱。
那个小女孩见到沈建设,眼睛一亮:“你是小建设,我是秦岭!”
沈建设一愣,秦岭?难道是《血色浪漫》中和钟跃民一起下乡的秦岭?世界真小,竟然在这里遇到秦岭?
沈建设:“去——周婆婆家!”“我带你们去!”
两个一岁的孩子之间的对话让刘慧珍忍不住笑了起来。
很快,沈建设便随着他们进入了四合院东跨院。
东跨院与西跨院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东跨院相对狭长,而且后来又加建了一些房子,北房五间,住着四户人家,西厢房六间则住着三户人家。
里面有好些小孩,他们忙着赶苍蝇、打老鼠,场面颇为热闹。
刘慧珍带着沈建设来到周婆婆家,把白面和肉交给了周婆婆。
周婆婆激动得直抹眼泪,对刘慧珍说道:“慧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
你们家日子也过得不富裕啊!”
刘慧珍答道:“即使日子不宽裕,但我年轻,身体也还硬朗。
周婆婆,正好我没事儿干,来帮您家里打扫一下卫生,清洗一下被褥!”
沈幼楚和沈幼甜也没闲着,她们围在周奶奶身边,还陪周家的三个小子,齐声唱起了慰军属的歌曲:
“春风拂过鸭绿江,祖国人民牵挂前方,带来深深的友谊,带来炽热的情意。
最可爱的人哪,你们听我歌唱,听我吟唱。
问一声战友们是否康健,夜晚安眠是否香甜,春来冬去雪未融,早晚切记添衣保暖,早晚切记添衣保暖。
再问一声战友们生活可好,米面菜蔬是否充裕,若有欠缺无需忧虑,祖国人民定会送上前,祖国人民定会送上前……”
东跨院里传来了欢声笑语。
易中海站在胡老太太的家门口,望着刘慧珍细心照料周婆婆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
“慧珍,你做得很出色。
对待这些老人就要像待自已家的长辈一样,天下没有不好的长辈,只有不尽心的晚辈。
慧珍,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刘慧珍说:“一大爷,您说得对,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周婆婆一家的!”
易中海心中满意。
虽然刘慧珍有点傻憨,但正是她的这种性格让易中海觉得好,因为无论易中海说什么,刘慧珍都认为是对的,每次都认真听着。
刘慧珍照顾完周婆婆后,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另一个四合院。
这里不仅有许多军属和烈属,还有一些受伤的老兵。
刘慧珍忙前忙后,帮他们洗刷、打扫卫生。
而沈幼楚和沈幼甜则为孤寡老人们唱歌跳舞,逗他们开心,实际上就是在代替这些军烈属的孩子承欢膝下。
沈建设注意到角落里一位穿军装的老人,老人失去了一条腿,默默地坐在墙角。
沈建设推着小竹车走过去,老人转过脸。
沈建设又推着小竹车绕到另一侧,老人再次转过脸。
沈建设依然耐心地绕着圈,
就这样,一老一小绕了好一会儿,老人才瞪了他一眼:“孙贼,你是不是皮痒了?”沈建设裂开嘴笑了:“爷爷,我想听您讲打仗的故事!”
老人的眼眶顿时红了,他王家满门忠烈,只有他自已从战场上活了下来。
很久没有人在他面前喊过“爷爷”了。
“你想听什么故事?”
“都行!无论是抗日的,还是对付其他敌人的……”
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六月。
沈建设从单衣换成了小背心、短袖。
这十几天里,他每天跟着刘慧珍去慰问军烈属,还帮妇联去做一些义务劳动,比如动员寡妇再婚等,每天忙碌不已。
但这样的付出也有巨大的回报。
首先,沈建设整整一岁了,他已经能够 ** 稳定地行走,不再需要靠着小竹车了!
更重要的是,沈建设终于完成了他的成长任务——走完了一千步!
**婴幼儿期:成长任务:走路1000步,当前进展:1000/1000**
**恭喜宿主,完成成长任务,获得天生神力!**
(http://qutxt.com/book/3IM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