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最恨的不仅是那些入侵者,更是那些在敌人面前摇尾乞怜、卑躬屈膝的 ** 贼!
因为他们利用对同胞的理解来出卖个人和国家!
“黄孙氏,回去准备一下,接下来社区将会对你的家庭进行全面调查。
如果没有与敌人勾结的行为还算好,如果有,那就准备好接受清算吧!”
随后,黄孙氏神情萎靡地被带出了社区办事处。
沈建设目睹这一幕,眼睛一紧,心想,难道是易中海想出的这个主意?周婆婆家的烈属身份有嫌疑?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可就大条了。
即使刘慧珍只是提供救助,也会被视为同伙而受到调查。
在这个年代,人们对汉奸的厌恶是毫无理性的!
该怎么办呢?
现在阻止刘慧珍去帮助烈属,易中海肯定会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
如果不阻止,万一她的身份有问题,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以沈家现在的根基,再加上易中海从中作梗,真的是万劫不复啊!
沈建设焦虑万分,但他并不知道,他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易中海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反而他选定照顾的胡老太太,其烈属身份才是一大隐患。
易中海对此并不知情,他一心想要整垮刘慧珍,但未曾想却意外给刘慧珍和沈建设带来了一个大的机会!
因为,随着刘慧珍的境遇越来越好,沈建设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光明!
“慧珍,你来了,快进来!咦,你们还带着白面和肉,这是准备出门吗?” 王负责人看到沈建设显得很高兴,对刘慧珍的态度也变得友好多了。
刘慧珍还没来得及回答,沈建设眼中一亮,心想,单救济一个烈属容易出问题,如果同时救济多个烈属呢?
到时候,嫌疑更容易澄清了。
想到这儿,沈建设乖巧地说:“叔……婶,肉肉,送给烈属,帮忙军属……给他们吃得好好,饱饱的……”
听着沈建设断断续续的话语,王负责人和陶主任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惊喜。
陶主任问:“慧珍,你真的打算把这些东西接济给烈属吗?你家的日子也不富裕啊!”
尽管沈建设长得很健康,但刘慧珍和沈幼楚姐妹穿着补丁衣服,显得非常瘦弱。
像她们这样条件的家庭,有了好东西通常是先改善自已的生活。
然而刘慧珍却选择去接济烈属和军属?
刘慧珍坚定地点点头说:“是的,我觉得现在半岛那边正在打仗,我没有其他本领,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送点吃的。
再说,家里就只有小建设一个男孩。
他说要接济烈属和军属,我做 ** 不能拉后腿!”
王负责人笑着说:“陶主任,看样子我们的眼光没错!刘慧珍同志的年龄没有任何问题,今年刚好24岁。”
陶主任笑着说:“是的,从今天起,组织正式批准你加入T部,并且提名你为入D的候选人,只要通过考核,你就能优先入D,成为组织的一员!”
王负责人说着递给了刘慧珍一张纸条,纸条上用黑色字迹竖排印写着以下内容:
刘慧珍同志:T市工委委员会已决定于五月十五 ** 准你为新 ** 主义青年T的预备成员,预备期为三个月。
我们衷心祝贺你,并告知具体的宣誓时间和地点会另行通知。
敬礼!落款单位是“T工委学校委员会”,时间为“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五日”,并盖有公章。
沈建设一愣,心中疑惑,他原本认为刘慧珍是不是运气特别好?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时间不长,居然就能加入T?
而且她还是在年龄上限上加入的T!从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就规定了加入T的年龄范围在14岁至25岁之间。
而刘慧珍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要知道,那个年代能够加入T非常不易,新团员的名额只占现有团员的百分之十二左右,同时申请者还需表现出出色的工作、学习态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身体健康,家庭背景清晰,政治立场坚定等复杂条件!
很多人奋斗近十年仍未能如愿,但刘慧珍仅仅收养沈建设半年,且在街道办事处帮忙工作了几个月,竟能成为预备成员?并且是在年龄限制的最后一年!
更令沈建设吃惊的是,刘慧珍竟只有二十四岁,而在四合院里她的辈分算是高的,就连憨柱也得喊她一声刘婶子。
而沈建设算是棒梗的叔叔,这辈分让他怎么也理不清,只好先暂时放一边,专注思考刘慧珍加入T的事情。
虽然目前只是成为了预备成员,但接下来还需要经过与组织的面谈,完成三个月的考察期,然后分“五四”“七一”“十一”“元旦”四个阶段正式吸纳为团员。
正式接纳后,需缴纳团费,每季度一次,每次缴纳五百元(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五分钱),价格不高。
刘慧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负责人,陶主任,我…我能行吗?”
陶主任:“你啊,外表憨厚,但实际上工作认真负责,思想端正。
如果你不能胜任,就没人能胜任了!
这段时间,除了继续承担街道办事处的义务劳动,你还要参加整风运动的学习班,大概需要上七八次课,晚上还需参加群众大会,宣传新国家的法律法规,比如新婚姻法、爱国卫生运动、扫盲运动!
另外,你被选为扫盲班的模范,下周就会下来通知。
到时候我们打算推荐你到夜校进一步学习,你回去考虑一下,愿意的话再给我们回复。”
陶主任的话不仅让刘慧珍目瞪口呆,也让在一旁的沈建设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不仅仅是加入了T,还要去夜校深造!要知道,大多数夜校毕业生都能走上领导岗位,自已的“娘亲”究竟走了什么好运?
刘慧珍问道:“陶主任,王负责人,我可以问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王负责人笑道:“第一,你对沈建设的教育做得非常好,现在胡同里谁提起建设不竖大拇指?他虽然是弃婴,但品行优良,小有名气。”
沈建设无言以对。
(http://qutxt.com/book/3IM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