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娘家时,丈夫贾东旭便向岳父母炫耀:他师傅是轧钢厂的高级技工,技艺非凡,或许日后能升任车间主任!
秦淮如的娘家听到这番话后,觉得贾家前景可观,或许有机会送家里人去城里工作,成为光荣的城市工人。
因此,每年都坚持为秦淮如送粮食。
这时,三嫂正在河边洗衣服,看到秦淮如一家满面春风,不禁羡慕地说:
“淮如,你家今年又有人来送粮食啊?”
秦淮如笑了笑:“嗯,说是今年丰收不错,多送点过来。”
旁边的大妈也插话说:“那真是太好了。
奇怪,西边的刘慧珍家今年怎么没动静?以往这个时候他们家也在等着送粮食,你俩家距离也不远,通常一起来的嘛!”
秦淮如解释道:“刘慧珍因为收养沈建设,把户口迁进了京城。
听说现在农村对土地管理非常严格,一旦转成城市户口,就会被收回土地。
没有土地当然就没有粮食收成了。”
此时,西边院子里,沈建设刚从床上醒来。
两个妹妹沈幼楚和沈幼甜分别帮他穿袜子、鞋子。
沈幼楚问:“妈妈,今天祖父母家和姥姥家会有人来吗?”
刘慧珍回答:“应该不会了。
我们家现在是北京户口,没有土地,家里种的粮食只够祖父母和姥姥家的人吃。
以后我们要靠自已努力赚钱买粮食了。”
懂事的沈幼楚提议:“那我和妹妹下午再去捉老鼠、麻雀。
听说明儿哥哥烤的麻雀味道很好吃!”
刘慧珍叮嘱道:“好,但要小心些!”
说完,刘慧珍端着洗衣盆,领着身穿补丁衣衫的两个女儿,带着穿着干净整齐的小沈建设,走出西院门。
何雨水正与东院的秦岭玩耍,见到沈建设出来,立刻跑过去说道:“小建设,快来让我抱抱!哇,你又长高了,也更重了!”
旁边的傻柱打量着沈建设和秦岭:“嘿,真是厉害,小建设比秦岭高一头了,以后他是咱们的大个子啊!”
这话让秦淮如和婆婆贾张氏脸上泛起了不满的神情。
贾张氏反驳道:“我那大孙子可是贵……”
一旁的阎富贵接了一句:“贵人迟语!”
“对,就是贵人迟语,以后出息还在后头呢!”
傻柱居然拿一个捡来的弃婴和她的大孙子相比,真是个没脑子的蠢货!
东跨院的小秦岭还有前院的阎解娣看见沈建设走过,立刻欢快地扑上去:“小建设,啾咪~」!"
小秦岭一把抱住沈建设亲了一大口,把他的脸弄得全是口水。
阎解娣也不甘落后,垫着脚尖同样亲了一口沈建设。
“小建设,一起玩!”
沈建设无奈地看着两个才一岁多的小伙伴,不知道她们究竟想干什么。
这时,小棒梗迈着她的小短腿走了过来,她的小 ** 一伸就想拽沈建设洁白的衬衣,要知道沈建设是有些洁癖的。
他迅速往前走了几步,轻易地避开了棒梗。
棒梗追了一会儿追不上,急得冲着贾张氏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声,“呜呜呜…我要玩!”
秦淮如看着沈建设不仅走得稳,说话也利索,内心莫名生出一种酸涩。
她故作关切地说:“慧珍,你家今天没送来粮食,这一年怎么过啊?”
刘慧珍淡定地回答:“实在不行,我多干点零工,总能养活这三个孩子的!”
秦淮如却说:“依我看,你这简直是在犯糊涂。
何必为了一个弃婴,放弃农村户口?你虽然有救济站的工作,但那也只是个临时工。
万一失去了这份工作,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你看那些住在四九城的三爷家、二爷家,人家家里个个都有挣钱的能力,可你家却没有一个赚钱的!”
秦淮如虽然表面上是为刘慧珍着想,但实际上话语中充满了幸灾乐祸。
二大妈也冷嘲热讽道:“慧珍,别怪我嘴不好,这次你确实错了。
你等会看看淮如家那每年上百斤的粮食,这些要是买的话得多花钱?”
“没错,我们院里的年轻一辈,会过日子的就是淮如了!”“是啊,淮如不仅长得漂亮,还非常贤惠!”
秦淮如听到这些赞誉心里美滋滋的,她看着沈建设,眼中满是得意和幸灾乐祸。
她心想,沈建设这个小弃婴,进了刘慧珍这种家庭,将来也只能当棒梗的陪衬!
就算刘慧珍再有典型又如何?那又不是饭碗!
沈建设盯着秦淮如的眼神,心里暗自发誓:“你们现在高兴吧,等定额下来了,哭都来不及!”
在实施统购统销之前,四九城曾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总人口为203098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676084人,生活困难的人口达173938人。
计划经济后的秦淮如、贾张氏和她的孩子们,不属于城市户口,也不算农业户口,而被归类为生活无着落人口。
这意味着他们既无法领取农村的工分,也无法享受城市的供应粮。
到时候,谁哭都还不一定呢!
“听说了吗?红星公社那边,负责粮食统购统销的同志要把村里所有的粮食全部收走!这样一来,那些在城里的人,今年估计连自留地的粮食都没有了!”秦淮如刚说完,刘海中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秦淮如和贾张氏的面色顿时大变,贾张氏大声喊道:“谁敢动我家的粮食和地,那是国家分给我们的!去年九月,我家可是交了七万九千多块钱,买下了土地证的!”
七万九千多块钱是贾家全部土地的收益,不过村里挣钱的人不多,贾张氏也出了些钱,同样秦淮如的娘家地契,贾东旭也出了钱!至于刘慧珍这一边,沈家和刘家都觉得她在城里生活不易,都硬是自已凑钱给她!
阎富贵问道:“老刘,这事是不是跟统购统销有关?”
刘海中回答:“是的,从今年开始,粮食统购统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搞思想动员,到了10月16日,就要直接下达卖粮任务。
现在村里几乎天天开会,有时一天开三次。
不再让农户自行申报余粮,而是采用农户自报、集体讨论或评定的方法。
现在农村很乱,人心惶惶,农民都设法藏着粮食不卖,有的藏在地窖,有的藏在厕所,还有的藏在阁楼。
(http://qutxt.com/book/3IM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