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确天生具有非凡的智慧,并非什么大能转世,也没有前世的记忆。
现在,她能在沙蛮中推行教化;要是早出生几千万年,在上古蒙昧的时代,她的能力依然不会改变,一样能够像今天一样引领族人。
但仅仅因为时代的差异,其效果和成就便天差地别。
如果在上古纪元中,她能把人族教化到这种程度,即使不能与人族三圣伏羲、神农、轩辕比肩,也足以称作‘蛮夷圣人皇’。
毕竟,那时的人类还是蛮荒之民,如今的沙蛮早已超越了那个阶段。
然而放到现在......哈哈,别说‘圣人皇’了,我们这些人若重生至蛮荒部落,唤醒前世记忆后,所达成的成就肯定还会更高。
只要有前世的记忆作为指导,不管是制盐、炼铁、耕种、祭祀还是礼教礼仪,一切都轻而易举地照旧复刻。”
青松道童这番论点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即当今人类文明已到达顶峰,难以再显著提升。
他和关虎臣即使重生到蛮荒,所能提高的文化层次也只是达到现代标准。
而小羽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是未来三体人的转世者,拥有超出这个时代“现代”
的见识和经验。
换句话说,小羽的能力极限源于她的前世阅历。
而她的阅历已远超此界的‘现代化’水平。
关虎臣与青松道童乃现代之人,故他们的见解并不意味着狭隘无知。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见识广博且熟知数百万年来的历史,包括文明发展的历程,青松道童才如此认为。
比如炼铁技术从百万余年前至今未变;尽管当前的人道教化有所改进却没有质变。
在三皇治世期间,社会日新月异,文明飞速发展。
鉴于此认知,他认为即使‘沙蛮羽’再出色也不会成威胁。
只要大秦稳固,即便西沙蛮族建立帝国,也不过重现过去‘三十六国联盟’的情景。
无论如何,鲁国传承中华正统必定更强盛,最糟糕的情形也不过令烈阳侯再次出征。
身为‘龙脉巡查使’,他要做的就是防范未然以避免将宝贵的精力耗在对付蛮夷的小国身上。
世界那么大,更多丰饶的地方亟待征服和改造,如东海的疆域。
在这个昌盛的人皇时代,所谓的“宿慧天才”
已不值一提;即使真有三皇再生,充其量不过是一代明君,还会被秦皇牢牢控制。
如果因果不是太重,甚至可能直接将其斩杀。
当然,三皇之所以称为三皇不仅仅因为他们对民族有着伟大贡献,自身亦是最顶级的修炼者,一旦得道仙缘,几年内便可逼近大罗金仙境界。
可是,小羽终究不是三皇之一,她仅具备宿慧,缺乏其机缘与天赋。”
青松道童一番长谈后,关虎臣思忖片刻,终于开口问道:“道长说她无前世,人怎么可以没有前世呢?”
青松道童微微一笑:“你是觉得地府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吗?在六道轮回体系成立之前的世界中就没有灵魂存在了吗?”
“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沙蛮羽就像太古时期的生灵一样,不需要通过轮回通道出生,而是直接从天地间诞生的先天灵魂?”
关虎臣惊愕道。
青松道童微微点头:“不需太过惊讶。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并不稀奇。
普通百姓都希望自已孩子是文曲星、武曲星转世,但对于修行者而言,他们了解轮回的奥秘。
一旦修道者的子女开始修炼,很容易恢复前世的记忆,亲情也就淡了。
许多人甚至因为‘洁癖’,宁愿绝后,也不愿意继承自已血脉的孩子其灵魂来自别处。
特别是那些妖仙们,拥有天然的大神通,更不愿自已的血统与神通道术被人窃取。
对他们来说,轮回简直比吃饭喝茶还容易。
若刻意选择有上古血脉的大神通者后代进行轮回,在百八十次轮回之后就能轻易窃取大量顶级神通的秘密……何必修行道、参禅诵黄庭?直接到地府排队去就是。”
青松道童继续道:“因此有‘修道者子孙不易’一说。
修道者的精血本应比凡人更凝练旺盛,生育更无困难,但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愿这么做。
随着六道轮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人心即为天心。
所以才有古话说‘民心所向,苍天自会顺应’。
于是,地府对生死法则的掌控权也日益加重。
很多‘先天之魂’出现时,也会被引至六道轮回洗涤,并打上轮回印记再进入婴儿体内。
于是大能者后代的孕育更加艰难。”
“先天之灵有什么特别优势呢?既然是先天形成的,岂不是更容易踏上仙途?”
关虎臣问道。
青松道童反问:“建立六道轮回前,难道所有人成仙了吗?”
关虎臣说:“我听说上古时期修行更容易些。”
“也许真是如此。
不过与先天灵魂无关,那是因上古混沌无知,修真者少,珍贵的材料还未被‘老蝗虫’啃光……咳咳,小道意思是,前辈们福泽深厚。
我们后辈有幸获得祖师庇护和典籍传道,即便只 ** 苦修也是一种福报。”
青松补充,“至于你提到的先天之灵并无因果累赘,他们是新的生命,不携带任何过去的债,当然,也能遗留功德。
利弊持平,并没有特别优劣势。”
“那么您确定沙蛮羽就是这样的先天灵魂吗?”
关虎臣追问。
青松道童略有不快:“你是在质疑我的观相之术吗?虽说我无法一纸符书召来地府判官询问某人的过去和现在,但用灵眼辨认是否经过轮回一目了然。
如果是经历过六道轮回的人,我甚至能施展‘三生三缘’之术让他们看到自已前几世的生活片段。
要看看你是谁的转世吗,关将军?或许你会找到前辈子孙呢?”
关虎臣连忙摆手:“不必了,道长神技超群,小将哪敢置疑?”
他解释说,“我只是认为,以她的表现看有些过早成熟,不符合她这个年龄。”
“见得少了就奇怪!在咱这地方八岁封将、十二岁拜相的英才也有好几个。
早熟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的天才应该超越常理!”
(http://qutxt.com/book/48Z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