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颓废行为显然是因为关兴的离世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不仅如此,信件还提到,临走前关虎与其父关羽有过一场激烈的争吵。
这一切令人心酸。黄月英写道,许多官员劝阻无果,连张家的女儿也向其母倾诉着忧虑。“关虎是否在自我放逐呢?”刘备心中不禁疑问。
谋士同样眉头紧锁。失去亲人后,人的情绪确实容易波动,尤其是对于年仅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此时派刘禅前往江夏跟随关虎学习,怕是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担心两人会互相影响。“你觉得该怎么做?”刘备有些迟疑地问道。
“我觉得……”还未等对方说完,“大哥!”一声高喊从外面传来。只见张翼德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声音几乎震破了房梁:“我在三巴收到前线来信说,二哥正朝许都逼近。我也想参战啊!八丈蛇矛早就不耐烦了!”
张飞话中有明显的挑衅意味。最近,他又一遍遍地阅读最新的《战神记》,里面描写的是他在下辨城败给曹操部下的事情,这对于爱面子又争强好胜的张飞而言简首就是无法忍受。
他要赢回来,无论如何要纠正这一段历史!
这一刻的变故,让之前定下来的安排变得扑朔迷离。
张翼德刚读完最新章回《战神传》不久便接到了汉中的紧急任务消息。起初,《战神传》里的剧情只是让他有些不快;然而随着现实情况与小说情节惊人的相似度显现出来,他立刻意识到这场战役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轻松。通过反复阅读和分析,他己经发现了其中两个可能导致失败的关键点:
一是轻敌——误判对手实力;二是过高地估计了马超出现在战场上带来的影响力变化。
根据此判断做出相应调整将是下一步行动的关键。张飞虽然头脑简单,但他明白事态严重性,并准备尽快调整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有关送刘禅前往江夏的事宜依旧悬而未决。
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己近乎确定下来的刘禅赴江夏计划,又被打上了巨大的问号。刘备必须重新权衡局势,并且谨慎考虑每一个决定背后的风险。
“孝首,你看这事儿该何从做起?”
孝首沉吟片刻后回应道:“容臣稍后再做思量。目前还需进一步了解各方面情况才能给出建议。” 一边说着便转向门外喊道的大个子武将,“至于三弟所求,请允他在适当时候出征参战。”
这段时期的每一刻决策都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而对于此刻处于迷茫中的所有人而言,正确的道路尚未完全清晰显现。
由于在下辨城的某次行动,加上庞勇的大名,轻而易举地说服了武都部落首领李成叛变。他带领族人六部、共计万人投降,从而拿下了下辨城。然而,守城之战才是真正的挑战。张飞对庞勇的能力过于自信,尽管武都氐族的归顺并不能代表其他部落也会效仿。随后出现了阴平氐族部落的背叛和伏击,导致蜀军节节败退,最终失去了下辨城。
张飞率军撤回成都,反思良久,似乎悟出了问题所在。带着这份领悟,张飞迫不及待地来找刘备商量对策。
进攻下辨城的问题明摆在眼前,张飞觉得不如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随即冲进了这间房间,出现在刘备与陈平面前。
“这位不是把整个汉中的曹军都吓破胆的‘黑煞星’吗?怎么突然从梓潼赶回来了?”陈平笑道。
“你也在啊。”张飞看着陈平,略显惆怅,“没有足够的粮草,防守有什么意义?就像厨子没米做饭一样,真是心急如焚。”
张飞想说的是无米之炊的道理,不过刘备和陈平显然明白了他的话意,体会到他对战的渴望。
“三弟,别急。我正和孝首讨论一些重要事情。”刘备打断道。
张飞挠头思索,听到之前有人提到把阿斗送到荆州,让关麟教育,但他不明白这事为什么会被否决。
张飞立刻问:“大哥是不是在说,要派阿斗去荆州?这事儿还用商议吗?送过去不就行了吗?”
刘备和陈平互视一眼,后者点头示意后递给张飞一封信——黄月英给诸葛亮的信。
张飞浏览完,信里描述的情境让他的态度显得颇为淡然。“噢……原来是因为这原因顾虑?”
陈平和刘备交换了一下眼色,他们有些意外张飞的态度。“三弟,你有什么想法?”刘备问。
张飞一脸认真:“云旗这招‘假痴不颠’,太熟悉不过了。我曾在一次战斗中也这么对付过敌将,并且得手!”
“云旗表面上贪恋美色和美酒,实际上故意示弱给曹操看,这是典型的藏拙待强。一旦时机成熟,他会出奇制胜!”
随着张飞的话结束,刘备和陈平再次对视,两人几乎同时笑了起来。
张飞不解地看着二人。“你们笑什么?难道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
刘备拍了拍张飞肩膀。“真令我刮目相看哪!”
陈平感慨万分:“这么说,把阿斗送去荆州反而是天赐良机。”
但张飞只关心自己的事:“那大哥,现在能谈谈粮草的事情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发给我,好去攻打下辨城!”
攻打下辨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不仅为北进汉中提供了保障,还牵涉到金牛道的安全。未能占领此城,意味着曹军可以通过散关道增援、补给和夹击。
张飞急于夺取下辨城以稳固进军汉中的基础。历史上,因为错过了攻下下辨的机会,在面对曹休的反击时遭受挫败,甚至失掉了关键的战略通道散关道,使得汉中战役初期陷入困境。
若不是孔明超群绝伦的后勤管理和士气鼓舞,这场战役可能悬而未定。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下辨城得而复失,战略上的不利局势由此产生!
刘备和陈平对此再清楚不过。“现今下辨城里驻有约两万人,由曹操亲族成员曹洪统帅。”
“不仅如此,还有阳平关的夏侯渊、张郃支援,所以需要一队主力去牵引住阳平关的力量才能放手进攻下辨城。”陈平进一步解释。“这至少需要五万兵众协调行动。”
说到粮食供应,两人不禁忧愁。“眼下我们能调集的五万兵力不成问题,最难筹措的是五万士兵所需粮食。主公同样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听了陈平一番言辞真切的解说,张飞感受到了当下物资的紧张。
攻下巴蜀不过两年,大哥便实施摊丁入亩政策。
……粮草的筹集恐怕难以一蹴而就。
“唉……这到底还要等多久?”二虎(张飞)转身愤懑坐下,如同泄气的皮球,却又无奈万分。
“哎呀……哎呀……”他开始不住喘息。
尽管己经看过上百次《斗战经》,但没有战斗使他憋闷至极。
正当他喘息之际,忽然有所领悟。
他想到了《斗战经》中的某个关键时刻。
“大哥,长谋(法正)……我想起来了,实际上五千士兵就够拿下下辨城了!给我五千人就够了……”
随着这句话出口,二虎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五……千人?
刘备与长谋一阵愕然。
“三弟不可胡说!你在谈军国大事,请严肃点。”
“我没有开玩笑。只要五千人和一个月粮食供给就足够,如果一个月之内拿不下下辨城,我愿提头来见。”二虎拍胸担保道。
这……还提头?
如此自信!
虽然对二虎的话半信半疑,但他们无法无视他对胜利的信念。毕竟《斗战经》之前己经展现出非凡预言的力量——特别是攻克三巴之战后更让他们印象深刻。所以,这一次于是,刘备和长谋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眼眸里露出兴奋而谨慎的光芒。
接着一个时辰过去,二虎详述了他的具体计划:从攻占方式、防线布局到粮食补给量,甚至连占领后防止敌方增援都有提及。尽管战争变化无穷无定势,某些方面他没展开细讲;然而他的话语己经赢得了两人初步的支持——尤其是提到的“凶险之地”。
在二虎离开后,他们继续商议。
长谋分析,马跃(马超),由于其独特的背景和威望可能劝降下辨城中狄族部落。但刘备担心马跃不愿或不敢冒险。
“三将军会亲自去请马跃出山,这难道不会让他为难么?”,长谋试图安慰主公:“一切都在《斗战经》中早己预示,《云旗子》或许己预见一切,并做好安排。”
最终刘备深呼吸道:"好吧,那就看看局势的发展吧!"
实际上无人比他更想早日夺回汉中的要塞,但他知道现在还需静观其变,同时期待《斗战经》中所写能指引正确的方向。
"夏侯惇那里同样面临缺粮的问题,压力远大于我们",长谋说道,这使得刘备豁然开朗。“孝首,你说得对。”
的确,在这迷雾般的战争中,敌人内部也有重重隐患等待爆发,关键时机也许即将到来。
此外,在驻守下的辨城里有一位刚强女性——王异,以及她的夫君赵昂。这对夫妻曾是杨阜盟友,坚决抵抗马超。王异性情坚韧,毫不逊色于将士们,在这场新的较量前显得尤为重要。
——他提出了九条奇特计策,每一招都见效非凡!他精心谋划、最终大获全胜——这位名为王瑶的女军师!
无疑…
这些人物汇聚于陇右的小城下辩,为夏侯惇、曹真和张烈、马超的较量增添了许多新变数!
形势波谲云诡,局势瞬息万变,隐藏的潮流暗涌!
(http://qutxt.com/book/AJT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