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军提醒道:“你知道吗?何副主任21岁就已是主任级人物,假以时日小科长这样的职位可能都不够看他眼。”他还提到知玥升为科长主要是轧钢厂改制的原因。“何雨柱是真正有才华的后勤人才,不仅深受李主任信赖,还是专家接待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并且还负责推进厂内的蔬菜温室大棚项目。若一切顺利,何雨柱未来晋升后勤主任乃至副厂长甚至厂长都不是没有可能。”
“你们就别再琢磨了,他们俩可能彼此根本没有那样的心思,万一没成怎么办,这样只会让他们同在厂子里上班更加尴尬。” 孙敬军劝说道。
二舅妈坚持:“男人不懂,但这事我知道怎么安排!”她是从小看着乔知玥长大,对她的性子再了解不过。“刚才我提的时候她并没反对。”
……
“何呀,到底怎么回事儿?我们是好朋友啊,为什么待朋友会这样呢?”安东里托斯夫已在轧钢厂工作半月,在他第三天来这儿时,认识了何雨柱,这位龙国通不仅热衷于美食文化,而且非常喜爱品尝中国菜。对于龙国的菜肴简直热爱到了骨子里,何雨柱作为他的专属厨务员,几乎能烹饪所有他说想要尝试的中式美食,并每次都达到让他赞叹的地步,使得这位专家对何雨柱极为佩服。
而最让安东里托斯夫觉得亲切的是何雨柱一口流利的俄语,仿佛有种与生俱来的默契,“我们的伙食每况愈下,连基本的用餐质量都没保障,这样怎么让我们好好工作啊?”何雨柱精湛厨艺令他倍感欣慰。
他感到二人之间颇有缘份:一个懂得中华文化精通汉语,一个擅长俄语,因此两人迅速成为挚友。
这就是一种无形的默契。
何雨柱今天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八道菜肴,其中五道素菜和三道肉菜。
“安东里托斯夫,我的朋友,你觉得今天的菜有问题吗?”何雨柱好奇地问道。
“不,菜没问题,只是,这些菜里面几乎全是素菜,我们都没怎么吃到肉。不吃够肉,怎么能保证全身心投入工作呢?”
“前几天做的红烧肉和回锅肉,何,为什么这次不做这些了?” 安东里托斯夫记得非常清楚那些美味可口的龙国菜肴,真希望有机会能让何雨柱再做一遍。
“安东里托斯夫,我实在抱歉,目前确实没法做出更多的肉类菜肴,因为我们缺少必要的食材。”何雨柱无奈地压低声音解释:“原先,你们每人每天的餐费是20元,这样我就可以为你们提供足够多的美食;但是现在每人每天只有10元。”
“因此,我也只能尽力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实在是对不起,我的朋友。”何雨柱补充道。
“这怎么能这样,我们千里迢迢来帮助这里的人,你们怎么能不保证我们的饮食质量呢?” 安东里托斯夫提出不满。
安东里托斯夫生气地质问为何会变成这样,原来是因为他们的伙食标准被削减了。
“安东里托斯夫,请别误会,其实你们每人每天20块人民币的用餐标准已经是相当高的待遇了。你们可能不了解,在我们这个地方10块钱能够撑起一个四口之家一周的开支了。”何雨柱叹了口气继续说:“以现在的伙食费用,每人每天仅能有这点分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这些专家到这边,不仅有着丰厚薪资、高级别的伙食补贴,还有工业部门额外的补贴。但因为技术转让的原因,让负责人们对这些外国技术人员感到不满。这些费用由工厂支付工资、餐饮补贴由厂里支付,至于其它的津贴,是由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杨厂长现在对专家高薪资、高餐饮标准及各项附加补贴却仍然不愿意传授技术和知识的行为深感气愤与焦急。
“在我今日去领取签字文件时,恰好听到领导们在谈论打算下调你们的伙食待遇,因为他们察觉到了你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似乎有所拖延,并没有尽心尽力教导工人。”
“他们觉得你们对这儿的人态度不真诚,所以决定调整你们的伙食条件,将它恢复成普通标准。”
何雨柱说出了这一消息后,安东里托斯夫无言以对——因为他明白,这的确是个事实。
安东里托斯夫不想把工厂管理层期望的那些技术传给工人们,“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在龙国人之间并不鲜见。如果他们把一切教给了当地人,未来的合作是否能维持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这件事儿降低了他的伙食标准使他极为不满。
“朋友们,没关系。虽然白天有些不足,但晚上依然可以好好享受一番;既然现在的荤菜不少,那你就趁中午多吃一点吧。” 望着不悦的安东里托斯夫,何雨柱努力安抚着,仿佛想稍微缓解对方心中的委屈。
“相信我,就算没有肉,我也能把这些蔬菜做得有滋有味。”何雨柱自信地说道。
安东里托斯夫半信半疑地品尝了一口何雨柱做的大白菜。那酸辣的口感,竟意外地让人胃口大开。这种美味不仅勾起了他对肉的渴望,也引起了其他专家的注意力。他们纷纷尝了几口大白菜后,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那仅有的三道肉菜,盘子里的荤腥虽不多,但看得清清楚楚。
刚才安东里托斯夫跟何雨柱交流时用的是俄语,周围的俄国专家们听得一清二楚。他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吃得不好也不会传授技术给中国人,反正工资已经说好,可以拿着薪水回国买吃的。
然而到了轧钢厂后,每天都是美食佳肴,甚至奶酪都出现在餐桌上,这令他们感到十分惊喜。逐渐地,大家越来越喜欢这儿的饭菜了。毕竟他们在龙国了解到这里的经济状况:许多家庭每个月只能吃上两三次肉,数量还很少。但如今在厂里,除了早餐外每顿饭几乎都有肉,尽管分量不多,但足够每人吃一点。刚来的那些天更是天天饱腹,令人满意。
这一顿美餐后,安东里托斯夫径直去找后勤李主任,知道饮食供应问题归他负责。
当安东里托斯夫敲响李怀德办公室门时,门恰巧开着,他也正好听到了一段对话。“待遇逐步降低,不要让人察觉”、“领导正在努力争取……”
他们是带着任务从国内到中国工作的,今天所遭遇的差别待遇让他愤愤不已,尤其是听闻以后待遇还要削减。此时安东里托斯夫开始动摇,如果把一部分核心机器设备技术教给他们也不是不行。设计图不拿出的话,工人学得也不会那么快;但他至少完成过交代的任务,对得起领导的要求。
经过几轮午餐与晚餐丰盛的蔬菜宴之后,安德里索夫最终忍不住,直接找到了后勤李主任李怀德。
安东里托斯夫表达了他的想法:如果伙食恢复至初来时水平,他们会在讲课期间讲授一些关键的技术点,并安排相关技术工和工程师前来学习。
李怀德心里暗喜,表面却表现得很为难。最终假惺惺地展示了一份文件,表示需回去与领导再商讨,看看能否满足他们的要求。
事后李怀德告诉何雨柱:“柱子啊,你的办法真见效,连安德里索夫都被说服了。”
“我们可没少尝试外面的餐馆,可惜都没有你做的好吃。”
李怀德听完,心里早已笑开了花,嘴上却装出为难的样子。最后,李怀德同意再去请示一下领导,“看看情况再说”。
何雨柱也松了一口气:“果然还是我的法子靠谱。看来这招还真有用。”
在安东里托斯夫离开之后,李怀德立刻让人把何雨柱请了过来。
原本试图用美食引诱安东里托斯夫这一招,他们不过是抱着一线希望试一试,没想到竟然奏效了。如果真能学到他手中的技术,未来说不定就能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床,大大推动龙国的工业发展。虽然老大哥这次援助的机床已经是被淘汰的产品,但对目前的龙国来说,这已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第三轧钢厂扩建项目的推进,工业部才最终同意将这批机床设备和专家调派过来。
面对表扬,何雨柱显得非常谦逊,说道:“我完全听从您的安排和工厂的需求,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做。”
李怀德满意地点点头,赞赏道:“你这次的表现很好,他们的合作意愿增加,与你的努力分不开。我以后会向厂里为你请功,不会亏待你的功劳。”
不过,李怀德随即提醒:“现在这些 ** 专家还在我们厂里,所以暂时不能表彰你,至少得等他们离开之后再说。毕竟我们现在还在依靠他们传授技术。”
“您放心吧,李主任,我都明白了,只要能够帮到咱们厂就行。”何雨柱点头应道。
他也知道,这次所采用的手段未必正当,贸然表彰自已可能会让工程师和老大哥那边不满,影响中苏两国的合作关系。目前两国正处于蜜月期,合作关系良好,任何可能导致误会的行为都得避免。因此,何雨柱并不打算就此讨要功劳。
(http://qutxt.com/book/AU8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