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的一个深夜,何修远趁李玉兰熟睡之际,悄悄进入了随身空间。
这个100立方米的神秘空间如今己经被他合理规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生活物资区、药品医疗区、书籍资料区、应急装备区,以及一个专门存放珍贵物品的隐秘角落。
何修远先来到书籍资料区,这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件。除了早期收集的古籍字画,最近他又增加了不少内容:经济学理论书籍、技术资料、政策文件的复制品,甚至一些在当前环境下可能被认为"有问题"的书籍。
他拿起一本《资本论》,这是他从图书馆秘密复制的。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西方经济学著作被视为禁书,但何修远深知,这些理论知识在未来将会重新焕发光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何修远轻声念着这句话。作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1976年之后,中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建设将重新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而掌握先进经济理念的人,将在这个历史转折中占据先机。
何修远又拿起几份他偷偷复制的内部文件,这些都是关于当前经济政策和未来规划的。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明显的变化迹象,但敏感的他己经从一些细微的政策调整中感受到了风向的变化。
比如最近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也在悄悄转变。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
他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着自己的分析:
"1976年5月观察:
1. 科技政策开始松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法重新出现
2. 对外贸易政策有所调整,开始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3. 部分地区开始试点经济体制改革
4. 教育领域出现恢复迹象,高考可能重新启动
5. 知识分子政策开始微调..."
每一条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看似微不足道,但连在一起就能看出趋势。
何修远放下笔,来到物资储备区。这里存放着大量的生活必需品:粮食、油盐、药品、布匹、甚至一些稀缺的工业原料。
他检查了一下粮食储备,目前有大米、白面、玉米等各种粮食共计约5吨,足够一个大家庭吃好几年。药品方面,从常用的阿司匹林、青霉素,到一些稀缺的进口药物,应有尽有。
但何修远知道,这些只是基础。真正的机会在于那些在未来会变得极其珍贵的东西。
他走向一个特殊的角落,这里存放着一些看起来不起眼,但在未来会价值连城的物品:几块半导体材料、一些精密仪器的关键零件、数十公斤稀土元素、甚至几个真空管收音机的核心器件。
这些东西在当前看来可能没什么用,但何修远深知,在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中,这些高科技产品和稀缺材料将变得极其宝贵。
"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何修远默默念着这句话。
他又来到一个专门的文件柜前,这里存放着他精心收集的各种技术资料: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化工工艺、农业技术等等。这些资料有些是从图书馆复制的,有些是从废品站收购的,还有些是他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内部技术文件。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套完整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资料,这是他花了很大代价从一个即将被处理的技术人员那里获得的。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套资料的价值将难以估量。
何修远仔细检查着每一份资料,确保它们保存完好。空间内的时间静止特性让这些纸质资料永远不会老化,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就在他检查资料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有轻微的响动。何修远立刻警觉起来,迅速退出空间,悄悄来到窗前查看。
院子里一片安静,月光照在青砖瓦房上,显得分外宁静。但何修远的首觉告诉他,刚才的响动绝不是偶然。
他仔细观察了几分钟,发现许大茂家的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而且似乎有人影在晃动。
"这么晚了,许大茂在干什么?"何修远心中疑惑。
第二天上班,何修远特意留意了一下许大茂的动向。果然发现他精神状态不太好,眼睛红红的,像是一夜没睡。
"大茂,昨晚没睡好?"何修远在院子里遇到许大茂时故意问道。
"啊?没有,睡得挺好的。"许大茂显然有些心虚,"就是工作上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何修远没有追问,但心中己经有了怀疑。在当前这种敏感时期,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许大茂的异常行为很可能与此有关。
上午在单位,何修远接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修远,听说市里要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张建国神秘地说道,"专门负责经济案件的调查。"
"经济案件?"何修远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什么样的案件?"
"主要是贪污腐败、倒买倒卖、投机倒把之类的。"张建国说道,"听说要从各个单位抽调精干力量。"
何修远心中一动。这很可能是政策变化的一个信号。重视经济案件,说明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在发生变化。
"那你觉得我们有机会被抽调吗?"何修远试探道。
"有可能。"张建国说道,"毕竟你最近在经济案件方面表现不错,那个假发票案子就破得很漂亮。"
何修远点点头,但心中却在思考着更深层的含义。如果能够进入这个新部门,不仅能够更早地了解政策变化趋势,还能够积累在经济领域的工作经验。这对他未来的发展将非常有利。
中午休息时,何修远决定去趟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新的经济类书籍。
在书店里,他意外地发现了几本最近刚出版的书:《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基础》等。虽然内容比较基础,但能够公开出版这些书籍,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何修远买了几本,准备带回家仔细研读。
回到西合院,他发现一大爷正在组织第二次读书小组活动。
"修远回来了。"一大爷热情地招呼,"今天我们准备学习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
"什么计算方法?"何修远感兴趣地问。
"主要是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比如怎么计算利息、怎么换算度量衡、怎么计算工程量等等。"三大爷阎埠贵解释道,"这些都很实用。"
何修远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发展时期,这些基础的计算能力确实很重要。
"我可以教大家一些会计的基础知识。"何修远主动提议,"比如怎么记账、怎么计算成本等等。"
"会计?"秦淮茹有些惊讶,"这个有什么用?"
"用处可大了。"何修远解释道,"无论是个人理财还是工作需要,会计知识都很有用。而且我听说,以后会有很多新的工作机会,都需要懂会计的人。"
"真的吗?"棒梗眼睛亮了,"那我也要学。"
"当然可以。"何修远鼓励道,"会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了会计,就学会了怎么管理资源。"
就这样,读书小组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基础的识字算术,还增加了实用技能的学习。何修远发现,邻居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新知识表现出了强烈的渴望。
"修远叔,你觉得我们学这些真的有用吗?"棒梗在课后问道。
"当然有用。"何修远肯定地说,"知识永远不会白学。也许现在看不出什么用处,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的价值。"
"那我一定要好好学。"棒梗认真地说。
看着棒梗认真的样子,何修远心中很欣慰。这个孩子的转变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也让他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更有信心。
晚上回到家,何修远继续自己的学习计划。他拿出白天买的几本书,开始仔细研读。
李玉兰看着丈夫专注学习的样子,心中既敬佩又有些担心。
"修远,你最近学这么多东西,不会太累吗?"李玉兰关心地问。
"不累。"何修远抬起头,"我总觉得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一定会用得上。"
"你总是能预见到很多事情。"李玉兰说道,"有时候我觉得你好像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似的。"
何修远心中一紧,但表面保持平静:"可能是职业习惯吧,当警察的总是要多想一步。"
"也许吧。"李玉兰没有深究,"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你。"
"谢谢你,玉兰。"何修远握住妻子的手,"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
深夜,何修远再次进入空间,继续完善自己的储备计划。他拿出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他的战略规划:
"第一阶段(1976-1978):
- 继续积累专业知识,重点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 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特别是与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的联系
-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提前判断改革方向
- 适当时候申请调动到经济相关部门
第二阶段(1979-1982):
- 利用专业知识在新岗位上建立威信
- 开始小规模的经济活动,积累原始资本
- 建立技术和信息网络
- 为大规模发展做准备
第三阶段(1983年后):
- 正式开始商业活动
- 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快速发展
- 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 实现财务自由"
每一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目标。何修远深知,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即将到来的历史变革中,只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
他又检查了一遍空间里的各种储备,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然后拿出一份特殊的文件——这是他通过特殊渠道获得的一份关于"西个现代化"建设规划的内部资料。
虽然这份资料目前还是机密,但何修远知道,这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蓝图。掌握了这些信息,就等于掌握了未来的方向。
"知识改变命运,准备决定成败。"何修远默默地念着这句话。
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最大的优势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而是利用这种能力做好充分准备的智慧。
夜己经很深了,但何修远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兴奋。他能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正在缓缓转动,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而他,己经做好了迎接这个时代的所有准备。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