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日依然寒冷刺骨,但何修远的心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热情。他站在市局刑侦科的走廊里,手中握着一份调动申请书,上面工整地写着"申请调入经济犯罪调查科"几个大字。
此时距离何志强出生刚刚一个月,李玉兰正在家里坐月子。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家照顾妻儿,但何修远知道,机会稍纵即逝。改革开放即将到来,经济犯罪案件必将大幅增加,现在正是布局的最佳时机。
"修远,你确定要申请调科?"王志国科长坐在办公桌后,皱着眉头看着这份申请书。"经济犯罪调查科刚成立不久,工作性质和我们治安刑侦完全不同。而且说实话,那边现在人手不足,案件积压严重,工作压力很大。"
何修远挺首腰板,用他特有的军人姿态回答:"王科长,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想去。我觉得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犯罪案件会越来越多。我想趁早熟悉这个领域,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王志国上下打量着何修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自从王建民案件以来,他就看出这个年轻的副科长在经济案件方面很有天赋。"你考虑过没有,经济犯罪调查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法律、金融、会计、国际贸易,这些你都懂吗?"
"我正在学习。"何修远从公文包里拿出几本厚厚的书籍:《政治经济学教程》《国民经济统计学》《货币银行学概论》。"这些是我最近在研读的书籍。我知道转型不容易,但我有信心能够胜任。"
王志国翻了翻这些书,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做满了笔记。他心中暗暗称奇,这些专业性极强的书籍,就连经济专业的大学生都不一定能看懂,何修远竟然能做出如此详细的笔记。
"既然你这么有决心,我可以帮你推荐。但我要提醒你,经济犯罪调查科的赵科长是个很严格的人,对专业要求极高。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半小时后,何修远来到了位于市局三楼的经济犯罪调查科。这里的办公环境明显不如刑侦科,几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案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
"你就是何修远?"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身材消瘦,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浑身透着学者的气质。"我是赵明山,经济犯罪调查科科长。王志国刚才打电话推荐了你。"
"赵科长好。"何修远立正敬礼。
赵明山点点头,但脸上的表情依然严肃。"跟我进来谈谈。"
在赵明山的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各种经济学图表和法规条文。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专业书籍,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何修远一眼就看出,这位科长确实是个专业人士。
"坐吧。"赵明山指了指椅子,然后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为什么想调到我们科?是觉得治安工作太累,想找个清闲的地方?"
何修远摇摇头:"赵科长,恰恰相反。我认为经济犯罪调查将会成为公安工作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各种经济活动会越来越活跃,相应的经济犯罪也会增加。我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哦?你对国家经济政策有什么看法?"赵明山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何修远深吸一口气,谨慎地说道:"我认为国家会更加重视经济建设,可能会在对外开放和市场活跃度方面有所调整。这样一来,各种新的经济形式会出现,我们的执法工作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
赵明山听了,眼中的兴趣更浓了。这个年轻人的政治敏感度很高,而且对经济趋势的判断很有见地。"那你觉得经济犯罪调查和一般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经济犯罪案件往往涉及复杂的财务关系和法律条文,需要调查人员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类案件的社会影响大,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何修远回答得很认真。"最重要的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我们需要区分合法的经济行为和违法的经济犯罪,这需要对经济规律有深入的理解。"
赵明山频频点头。这个回答说到了要害。现在确实有很多同事不能准确区分什么是正常的经济活动,什么是违法犯罪,经常出现误判。
"你的理论知识怎么样?"赵明山拿起桌上的一份案卷。"这是一起投机倒把案,你看看有什么问题。"
何修远接过案卷,仔细阅读起来。这是一起涉及多人的票证倒卖案,案情并不复杂,但其中有几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赵科长,我觉得这个案子有几个问题。"何修远放下案卷,说道:"首先,认定投机倒把的标准不够明确。案中的王某确实在倒卖粮票,但他声称是帮助老家的亲戚,这就涉及到主观故意的认定问题。其次,涉案金额的计算方法可能有误,应该按照非法获利计算,而不是按照交易总额。"
赵明山的眼睛亮了。这两个问题确实是这个案子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一首在思考的问题。这个何修远确实有两把刷子。
"还有吗?"赵明山继续问道。
"有。"何修远指着案卷中的一处细节。"案中提到王某从天津购买了大量的工业券,然后在北京销售。但工业券的使用范围是有地域限制的,这就涉及到跨地区经济活动的法律适用问题。我们应该和天津方面协调,了解这些工业券的来源是否合法。"
赵明山心中暗暗称奇。这个问题他们确实没有深入调查,而何修远能一眼看出来,说明他对相关法规很熟悉。
办公室里沉默了几分钟,赵明山在心中权衡着利弊。人才难得,尤其是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人才。但是...
"何修远,我不否认你的能力。但我要告诉你,我们科现在面临很大压力。上级要求我们提高办案效率,但案件越来越复杂,人手严重不足。而且..."赵明山停顿了一下,"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这个科,认为经济犯罪不如刑事案件重要。你确定要加入这样一个科室吗?"
何修远毫不犹豫地回答:"确定。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能锻炼人的地方。而且我相信,经济犯罪调查的重要性很快就会体现出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进来。"赵明山喊道。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赵科长,那个华侨投资案又有新情况了。外商代表明天就要来,但我们的调查还没有结论。"
赵明山皱了皱眉:"老张,情况怎么样?"
"很复杂。"张科员摇摇头。"涉及到很多外贸法规,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不够。而且对方的财务资料都是英文的,我们翻译起来很费劲。"
何修远听了,主动说道:"赵科长,我可以帮忙看看吗?我的英语还不错,而且最近在学习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
赵明山和张科员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在这个年代,懂英语的警察可不多见。
"你真的懂英语?"张科员半信半疑地问道。
何修远点点头:"我可以试试。"
张科员拿出一份英文资料递给何修远。这是一份投资协议书,内容涉及技术转让和合资经营。何修远接过来,迅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开始翻译。
"这是一份技术转让协议,外商愿意提供纺织机械的生产技术,以换取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权。协议中约定的技术转让费是......"何修远的翻译准确流畅,重点突出。
赵明山和张科员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惊喜的神色。这样的人才正是他们急需的。
"何修远,你什么时候可以过来报到?"赵明山的语气明显热情了许多。
"随时可以。"何修远回答。
"那好,明天你就正式调过来。张科员,你带何修远熟悉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那个华侨投资案就交给你们两个一起办。"
走出经济犯罪调查科的时候,何修远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大潮中,经济犯罪调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他也将在这个领域建立自己的专业声誉。
傍晚时分,何修远回到西合院。李玉兰正在给何志强喂奶,看到丈夫回来,温柔地笑了笑:"怎么样?申请批准了吗?"
"批准了。明天就正式调过去。"何修远在妻子身边坐下,轻抚着儿子的小脸。"玉兰,可能会比较忙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
"你放心去工作吧。"李玉兰打断了他的话。"我理解你的选择。家里有我呢,志强也很乖,不会影响你的工作。"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