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3章 相遇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我在四合院有个小空间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外汇券倒卖案的成功侦破,让何修远在经济犯罪调查科站稳了脚跟,也让他意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单凭实战经验虽然能解决眼前的案件,但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更大发展,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支撑。

周六上午,何修远来到了位于西三环的中科院经济研究所。这里即将举办一场关于"改革开放与经济犯罪预防"的学术研讨会,虽然何修远只是一名基层警察,但凭借外汇券案的成功经验,他获得了参加这次研讨会的资格。

经济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大部分是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也有一些来自银行、财政部门的实务工作者。何修远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在这群以老教授为主的人群中显得很年轻。

"各位同志,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济犯罪问题,以及如何从制度上进行预防。"主持会议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教授,他的开场白让何修远立刻产生了兴趣。

接下来的几个发言都很有水平,但大多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何修远听得很认真,不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刚才几位专家的发言都很精彩,但我觉得有一个问题需要重视,"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学者站起来发言:"我们在讨论经济犯罪预防时,不能只考虑制度设计,还要考虑执法实践。很多时候,法规很完善,但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是制定法规的人没有想到的。"

这个发言引起了何修远的注意。这位学者看起来年纪不大,但观点很有见地,而且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比如说外汇管理问题,"这位学者继续说道:"我们现有的外汇券制度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漏洞。据我了解,最近北京就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外汇券倒卖案,说明我们的制度设计还有待完善。"

听到这里,何修远忍不住了。他举手示意发言。

"请问这位同志,你对外汇券倒卖案有什么看法?"主持人示意何修远发言。

何修远站起来,简单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我是市局经济犯罪调查科的何修远,刚才这位同志提到的外汇券倒卖案,正好是我参与侦办的。"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何修远。在这样一个学术会议上,很少有基层警察参加,更别说首接参与案件侦办的。

"我想从实践角度谈谈这个案件的特点,"何修远继续说道:"首先,这类案件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犯罪网络。其次,犯罪手段越来越专业化,涉及的法律关系很复杂。最重要的是,这类案件有明显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类似案件会越来越多。"

何修远的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几位学者纷纷提问,询问案件的具体细节和处理经验。

"这位同志的分析很有价值,"刚才发言的那位年轻学者说道:"从你的介绍来看,经济犯罪确实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我们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会议结束后,那位年轻学者主动走到何修远面前:"你好,我是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林志华,刚才你的发言很精彩。"

"您好,林老师。"何修远礼貌地回应。

"别叫老师,我们年纪差不多,叫我志华就行。"林志华笑着说道:"我对你刚才提到的案件很感兴趣,能不能详细谈谈?"

两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何修远详细介绍了外汇券倒卖案的侦办过程,林志华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一些很有针对性的问题。

"你对经济犯罪的理解很深刻,"林志华说道:"不过我发现你在分析案件时,很重视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这在一般的警察中是很少见的。"

何修远谦虚地回答:"可能是因为我平时比较关注经济理论方面的学习。"

"你都读过哪些书?"林志华好奇地问道。

何修远报出了一串书名,从《政治经济学教程》到《货币银行学概论》,再到一些国外翻译过来的经济学著作。林志华听了,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些书的专业性都很强,你能看懂?"

"基本能看懂,但有些地方还是有疑问。"何修远如实回答。

林志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样吧,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经常交流。我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你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相互学习。"

这正是何修远所希望的。他立刻表示赞同:"那太好了,我正需要在理论方面得到指导。"

"那我们约个时间,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些书,也可以解答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林志华说道:"另外,我们所里经常有一些学术活动,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邀请你参加。"

何修远感激地点点头:"谢谢,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两人就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何修远发现,林志华不仅理论功底扎实,而且对实际问题很敏感,是一个难得的学者型人才。

"对了,我想问个问题,"何修远说道:"你刚才提到经济开放会带来新的犯罪形式,具体是指什么?"

林志华想了想:"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是外贸领域的犯罪,比如虚假进出口、骗取外汇等;第二是金融领域的犯罪,比如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第三是涉外投资领域的犯罪,比如投资欺诈、技术盗窃等。"

何修远仔细记录着这些观点。凭借重生者的记忆,他知道林志华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犯罪形式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确实会大量出现。

"看来我们确实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何修远说道:"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执法实践,都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没错,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你的工作这么感兴趣的原因,"林志华说道:"理论研究如果脱离实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实践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就会缺乏前瞻性。"

临别时,林志华给了何修远一份书单,上面列着十几本经济学著作,有些是国内的,有些是刚刚翻译过来的国外著作。

"这些书你可以慢慢看,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讨论。"林志华说道:"另外,下个月我们所里有个小型研讨会,讨论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听听。"

何修远感激地接过书单:"一定去,谢谢您的帮助。"

当天晚上,何修远在空间里仔细整理着从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这次会议让他大开眼界,不仅了解了学术界对经济犯罪问题的看法,还结识了林志华这样的专业学者。

更重要的是,通过和林志华的交流,何修远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他既有重生者的历史洞察力,又有实战经验的支撑,如果再加上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全可以在经济犯罪调查领域建立权威地位。

"玉兰,今天的会议很有收获,"何修远回到家后,兴奋地向妻子介绍情况:"我认识了一位经济学专家,以后可以向他学习理论知识。"

李玉兰看着丈夫兴奋的样子,温柔地笑了:"看你这么高兴,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专家。"

"确实很厉害,而且人很好,愿意指导我学习。"何修远说道:"我觉得这对我的工作发展很重要。"

李玉兰点点头:"那你就好好学习,我支持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何修远按照林志华给的书单,开始系统地学习更深层次的经济理论。同时,他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术界的动向,为今后的学术交流做准备。

一周后,林志华主动联系何修远,约他到经济研究所详细讨论一些问题。在经济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两人就经济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修远,我越来越觉得你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很有前瞻性,"林志华说道:"很多问题你都能提前预见到,这在学术界是很难得的。"

何修远谦虚地回应:"可能是因为工作关系,接触的实际案例比较多。"

"不只是这样,"林志华摇摇头:"我接触过很多实务工作者,但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得这么好。"

通过这次深入交流,何修远和林志华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林志华不仅愿意在理论上指导何修远,还主动邀请他参加经济研究所的各种学术活动。

"我有个想法,"林志华在送何修远离开时说道:"你愿不愿意和我合作,写一些关于经济犯罪预防的文章?你提供实践经验,我负责理论分析,这样的文章会很有价值。"

何修远立刻表示同意:"当然愿意,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就这样,何修远开始了和学术界的正式合作。通过林志华的介绍,他逐渐认识了更多的经济学专家,建立起了自己的学术人脉网络。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我在四合院有个小空间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