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楚寻欢出租屋】
楚寻欢瘫坐在他那张吱呀作响的电脑椅上,面前是一台五年前的二手笔记本,屏幕上正播放着第五个视频:
《30秒看尽三千年粮仓进化史》
“啧,这玩意儿居然还能火?”他一边啃着泡面,一边看着弹幕疯狂刷过,“唐诗都传到非洲了,粮食问题也得跟上啊。”
他点击播放键,嘴角挂着一抹得意。
“万古情绪值+586,219——来自唐朝李白、杜甫、李世民等人的情绪波动。”
“万古情绪值+473,102——来自西汉司马迁、东瀛学者群体。”
“万古情绪值+1,023,456——综合奖励己到账。”
“好家伙,这一波又赚麻了!”楚寻欢眼睛一亮,开心。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下一个视频链接:“来吧,看看还有啥能炸翻古代人的。”
---
第五个视频。
《30秒看尽三千年粮仓进化史》。
【画面一:半坡遗址·远古粮仓】
刹那间,天幕化作巨大的时空转盘,古朴的陶土气息与钢铁机械的轰鸣交织。
开场镜头聚焦半坡遗址,粗糙的陶罐里盛满粟米,动画粒子如金色流沙般缓缓消散,转场特效中,河南现代化粮仓的机械臂如钢铁巨兽苏醒,每秒钟精准堆垛12吨粮食,数据弹幕如流星雨般划过:「12吨/秒」「全自动化仓储系统」「智能温控保鲜」。
旁白响起(懒痞青年音,嚼着虚拟槟榔):
“各位观众朋友们!今儿咱来唠唠‘吃饭’这件大事。五千年华夏史,其实就是一部‘怎么吃饱饭’的奋斗史。”
“从老祖宗拿陶罐藏粮,到现在机械臂卷生卷死,桦国人用五千年时间,把‘吃饱饭’这件事,硬生生玩成了科幻大片!”
字幕浮现:
“公元前5000年,半坡人用陶罐储粮,每罐最多装个几十斤。”
“2024年,河南粮仓机械臂吞吐量每秒12吨,吃撑了还能出口。”
---
【春秋战国·齐国稷下学宫】
管仲望着天幕内容,眼神锐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看来后世深得我道!”
在春秋中期,孟子同样点头:
“若百姓无饥寒之忧,何愁仁义不兴?”
墨家弟子则皱眉:
“但为何后世仍有战乱?粮食充足,岂非太平?”
荀子冷笑道:
“你忘了秦末之乱?陈胜吴广不是饿死的,是压榨至极才起兵的。”
---
公元前202年,长安未央宫。
刘邦猛地拍案而起,青铜酒樽里的酒水泼溅而出:“这半坡人用陶罐存粮的法子,倒与朕当年在荥阳屯粮有些相似!”
他转头盯着萧何,眼神灼灼:“老萧,快命人将这存粮之法记录下来,若我大汉有后世这般手段,何愁匈奴犯境!”
萧何抚须沉思,目光紧锁现代化粮仓里穿梭的机械臂:“陛下,此等铁疙瘩吞吐之巨,远超人力,恐是仙人手段...”
公元618年,洛阳紫微城。
杨广正嚼着槟榔,突然“噗”地将果核吐出,砸在群臣身上:“朕耗尽民力修大运河、征高句丽,竟不及后世一台铁疙瘩?”
他指着天幕上的海水稻收割机,脖颈青筋暴起,“传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给朕造出这等神器!造不出,统统发配岭南!”
谏臣们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画面二:现代粮仓与敦煌壁画同框】
画面切换,袁老团队的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稻种闪烁着幽蓝光芒,紧接着镜头拉远,成片的海水稻在盐碱地上随风起伏,与敦煌壁画《农耕图》奇妙叠化。
旁白突然压低声音,带着神秘的腔调:“现在为您揭秘桦国黑科技——海水稻,专治各种不服!当盐碱地都能种出白花花的大米,这就是刻在桦国人DNA里的种田天赋!”
视频里现代粮仓机械臂旋转,画面一晃,切换至敦煌壁画《农耕图》——古人弯腰插秧,牛车运粮,与现代收割机轰鸣声交织。
袁老团队的海水稻田里,收割机群整齐划一地前行,弹幕飘过:
“建议改名叫《老祖宗的饭桶进化史PLUS》”
“外国网友:救命!这哪是粮仓,分明是次元折叠空间!”
“桦国网友:袁爷爷,这盛世,如您所愿!米香西溢!”
“当年列强抢粮,现在我们养活14亿还能出口!”
“这叫什么?这叫文明进化!”
“未来桦国,你到底有多猛?”
“14亿人一起吃饭,那是什么概念?”
---
【唐朝·长安城】
李世民正与魏征对坐议事,听闻此言,顿时拍案而起,满脸得意。
“哈哈哈!朕就知道,大唐之后必有盛世!能养活十西亿人,怕是十倍于我贞观之治!”
魏征却冷哼一声,面无表情道:
“陛下,莫要得意忘形。十西亿人口,若无良政、无良种、无仓储,焉能维持?此乃千年后之奇迹,非一时之侥幸。”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嘴角微微抽搐,最终只得干笑两声:
“爱卿说得有理……”
魏征接着补充一句:
“不过话说回来,若无前人开荒拓土,后人哪来的沃土?”
李世民脸色缓和了些,点了点头。
杜甫听闻此事,激动得热泪盈眶,提笔写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今见粮仓如山海,万姓共炊亦安然。”
李白则豪情万丈,拍桌高呼:
“十西亿人共炊火,岂非天上人间?来人,上酒,敬未来之华夏!”
他一口饮尽烈酒,随即挥毫泼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今日中华多壮志,万家灯火照丰台。”
1421年皇宫,朱棣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龙袍猎猎作响:“汉王!你不是吹嘘要造飞天铁鸟?看看人家,铁疙瘩都能种出稻米了!”
汉王朱高煦啃着烤鸭,油渍滴落在奏折上,含糊不清道:“父王,儿臣这就...这就命神机营改造成收割机部队!”
太子朱高炽扶额长叹:“老二啊,此乃农桑之术历经千年之精进,非一朝一夕可仿...”
(http://qutxt.com/book/JOJ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