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雨砚居”的厨房己经亮起温暖的灯光。
雨眠系着围裙站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翻炒着锅里的茶叶蛋。
这是她第三次尝试父亲传授的秘方,前两次不是太咸就是火候过了头。
“需要帮忙吗?”陈砚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他穿着皱巴巴的格子睡衣,眼镜歪在一边,手里还捧着本厚厚的实验记录。
雨眠回头,看见他头顶的一撮头发,忍不住笑出声:“大科学家,你的发型比我的茶叶蛋还精彩。”
陈砚慌忙用手扒拉头发,却不小心碰翻了灶台上的糖罐。
两人手忙脚乱去接,结果撞了个满怀。
晨光透过纱窗,在地板上投下他们交叠的身影。
与此同时,“云满阁”的院子里,小满正对着满地的建材发愁。
云开信誓旦旦说要亲手搭建的葡萄架,此刻歪歪斜斜地躺在草坪上,像极了喝醉的竹马。
“云老师,”她叉着腰喊道,“您这导演系高材生,连个架子都搭不好?”
云开从一堆木板里探出头,脸上沾着木屑:“我在设计镜头感!你看这个角度,等葡萄藤爬上来,正好能拍到茶山的全景……”
小满正要反驳,手机突然响起。
宁馨发来的消息:“中午来主宅吃饭,你叔叔钓了条大鱼。”
后面跟着张照片——齐致远站在池塘边,手里拎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嘴角是罕见的笑意。
正午的阳光洒在老宅的院子里,宁馨正在石桌上摆放餐具。
齐致远蹲在角落的水缸前,认真地处理那条鱼。
“爸,我来帮忙。”雨眠接过他手中的刀,熟练地刮起鱼鳞。
陈砚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叔叔,有什么我能做的?”
齐致远瞥了他一眼:“去书房,把《茶经》第三卷拿来。”
等陈砚捧着古籍回来时,发现院里的气氛变了——云开正绘声绘色地讲着片场趣事,小满倚在他肩头笑个不停,雨眠和宁馨头碰头地研究着菜谱。
齐致远招手叫来陈砚,在一旁教他怎么挑鱼刺!
“这里,”齐致远粗粝的手指轻轻点着鱼鳃后的位置,“有根小刺最容易被忽略,雨眠总是不会注意,小时候时常被扎到。”
陈砚推了推眼镜,凑近观察,仔细聆听,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他镜片上投下跳跃的光斑。
饭后,宁馨拉着小满在廊下喝茶。
“小满,尝尝这个,”她递过一只青瓷杯,“云开小时候最爱喝的野蜂蜜茶。”
小满抿了一口,甜香中带着淡淡的花香:“真好喝!阿姨,能教我配方吗?”
“当然可以。”宁馨笑着指向远处的茶山,“蜂蜜是叔叔在东坡采的,野花是雨眠选的,连这杯子……”
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笑声打断。
院子里,云开不知从哪里翻出个旧竹马,正和陈砚比试谁跑得快。
两个大男人像孩子似的在草坪上追逐,惊飞了一群麻雀。
齐致远站在廊柱旁,脸上是无奈又宠溺的表情。
宁馨悄悄握住他的手,发现掌心的老茧依然坚硬如初。
夕阳西沉时,两对年轻人各自回到属于他们的新居。
“雨砚居”的书房里,陈砚正在整理今天的观察笔记。
雨眠端着茶进来,发现他画了幅速写——院子里众人围坐吃饭的场景,连父亲眼角的笑纹都描绘得细致入微。
“科学家绘画有长进嘛!”
陈砚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记录样本的辅助技能……”
雨眠突然俯身,在他脸颊落下一个带着茶香的吻:“这是奖励你的观察力。”
与此同时,“云满阁”的露台上,云开正和小满并肩看星星。
“我今天发现个秘密。”小满晃着脚,“叔叔书房里,有本《茶山往事》的场记本。”
云开猛地坐首:“你翻到了?”
“最后一页写着……”小满模仿齐致远严肃的语气,“‘孩子们的新居落成了,该准备新的茶具了。’”
夜风拂过茶山,带着草木的清香。
两栋新居的灯光在夜色中温柔地亮着,像是大地上新生的星辰。
而在老宅的书房里,齐致远正擦拭着两套崭新的茶具,杯底刻着“云雨”二字——那是他给未来孙辈准备的礼物。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茶树叶尖时,雨砚居的厨房己经飘出阵阵香气。
雨眠正踮着脚往橱柜顶层摸索,忽然被一双温暖的手圈住腰肢。
“找这个?”陈砚从身后变出个青花瓷罐,下巴轻轻蹭过她发顶。
晨光里,罐身上“雨前龙井”西个字泛着温润的光。
雨眠惊喜地转身,鼻尖差点撞上他眼镜:“你怎么知道……”
(http://qutxt.com/book/JUD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