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了推眼镜:“齐社长,这个耐寒品种要是试种成功,能把采茶期提前半个月啊!”
“到时候还请专家多指导。”齐致远擦了擦汗,目光不自觉飘向妻女的方向。
宁馨正低头嗅闻新采的茶青,侧脸在斑驳树影中格外柔美。
突然,一阵汽车引擎声打破了茶山的宁静。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村口,下来几个西装革履的人,领头的男子西下张望,很快锁定了齐致远的方向。
“请问是齐社长吗?我们是省电视台《乡村振兴》栏目的。”
齐致远有些意外地迎上去:“您好,我是齐致远。不过我们好像没有预约采访...”
“是我们冒昧了。”记者热情地握手,“您和宁馨老师的故事在网上传开后,很多观众都想知道云岭村的茶产业。我们这次是特意来做专题报道的。”
宁馨抱着孩子走过来,记者眼睛一亮:“宁老师!观众们都很想念您,能请您和齐社长一起接受采访吗?”
雨眠在妈妈怀里扭了扭身子,突然“哇”地哭出声,宁馨歉意地笑笑:“恐怕得等小家伙心情好的时候了。”
记者却更兴奋了:“可以拍摄您全家采茶的画面吗?这绝对是最真实的乡村振兴故事!”
最终,采访定在三天后的清晨。
天刚蒙蒙亮,摄制组就架好了机器,宁馨穿着简单的蓝布衫,头发松松挽起;齐致远依旧是那身粗布衣裳,背着竹篓;雨眠被裹在绣着茶花的抱被里,只露出个小脑袋。
“开始!”
镜头下,齐致远熟练地演示如何采摘最嫩的芽尖,宁馨在一旁补充茶叶的品种特点。
雨眠出奇地安静,大眼睛好奇地盯着爸爸手里的茶叶。
“我们计划把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齐致远指向远处的加工厂,“那里正在安装新设备,但杀青环节还是会保留柴火铁锅的方式。”
记者突然问:“听说您拒绝了外企的高薪聘请,坚持回村创业,为什么?”
齐致远看向正在逗女儿的宁馨,眼神温柔:“因为有些东西比薪水珍贵。比如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挣钱,比如能让女儿在茶香里长大。”
采访播出后,云岭村的茶叶订单翻了三番。
最让人意外的是,省农业大学发来邀请,聘请齐致远担任客座讲师,定期去讲授有机茶园管理。
“让我去给大学生上课?”齐致远拿着聘书,手都有些抖,“我这点本事...”
宁馨把咯咯笑的雨眠塞进他怀里打趣道:“齐老师,你可是带出过国际影后的金牌讲师呢。”
初夏的夜晚,一家三口躺在院里的竹席上乘凉。
萤火虫在茶山间飞舞,像散落的星子,雨眠己经会翻身了,正努力想去抓爸爸手里的蒲扇。
“下周去农大讲课,我准备了些样品。”齐致远轻轻摇着扇子,“咱们的野茶蜜、茶籽油,还有你设计的茶染围巾。”
宁馨枕着他的胳膊:“带上宣传册,我让杨姐帮忙印的。”她突然笑起来,“你说,那些大学生会不会找你要签名?”
齐致远作势要挠她痒痒,雨眠突然“啊”地叫了一声,小手拍在爸爸脸上,两人一愣,同时笑出声。
“小管家婆发话了,不许爸爸妈妈闹。”宁馨亲了亲女儿的小手。
夜风拂过茶园,沙沙作响。
齐致远望着满天繁星,想起一年前的今天,他还在为合作社的资金发愁。
而现在,怀里抱着女儿,妻子靠在肩头,茶山在月光下绵延如浪。
“馨儿。”他轻声说,“等雨眠周岁,咱们把老房子扩建一下吧?多留几间客房,以后杨姐、农大的老师来,也好有个住处,免得每次都还是住在原来的民宿!”
宁馨昏昏欲睡地“嗯”了一声:“再建个图书角...让村里孩子都有书看...”
她的呼吸渐渐均匀,齐致远小心翼翼地把母女俩搂紧些,雨眠的小手无意识地抓住他的衣襟,像抓住整个世界。
茶山深处传来布谷鸟的啼叫,一声又一声,清亮悠远,明天又是采茶的好天气。
立夏这天,云岭村迎来了第一场雷雨。宁馨抱着雨眠站在屋檐下,看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小家伙穿着齐婶亲手缝的碎花肚兜,胖乎乎的小手不停地往雨帘里伸。
“哎呀,小祖宗,可不能淋雨。”宁馨轻轻握住女儿的手,在她肉嘟嘟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齐致远浑身湿透地跑进来,怀里却紧紧护着个油纸包:“县城老字号的桂花糕,排了半小时队呢。”
雨眠一见爸爸就兴奋地蹬腿,嘴里“咿咿呀呀”地叫。
齐致远忙把糕点递给宁馨,胡乱擦了擦手就去接女儿:“想爸爸没有?嗯?”
(http://qutxt.com/book/JUD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