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担不起责任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头疼得要命!李崇光那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一把抓起那搪瓷缸,就往嘴边送,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仰起头来猛灌了一口。
可这一口下去,他才发觉缸里早就没茶水了,顿时就像被点燃了导火索的炸药包,烦躁得不行。
只见他手臂一扬,狠狠地就把那杯子掼在了桌上,“哐当”一声,在安静的科研室里格外刺耳。
“上头催得那叫一个急啊,就跟后面有狼撵着似的!”
李崇光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冲着李辰溪吼道,“你可是咱们科研室的顶梁柱啊!现在这情况,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却找不到出路吧?”
李辰溪微微低着头,手指轻轻蹭着文件柜那已经锈迹斑斑的边角。
此时的他,脑子里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各种想法如同齿轮般飞速地转动着。
后世那些常见的各类小家电,在他的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破壁机那强大的搅拌功能,仿佛能把一切坚硬的东西都打得粉碎;
扫地机器人灵活高效的清扫模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清洁工,所到之处一尘不染;还有智能烤箱精准的控温烘焙,能让食物在恰到好处的温度中慢慢变得香气四溢……
然而,每一个美好的设想都像是泡沫一样,一碰到现实就破灭了。
这些设计哪一个能离开精密的芯片以及复杂的传感器啊?就当下这技术水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根本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
“目前啊,还真没什么头绪。
”李辰溪的声音有些沙哑,仿佛是被砂纸磨过一样,“不过你放心,我会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的。
看看能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想点办法改良改良,尽量找出一条可行的路来。”
李崇光一听,那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就像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盏明灯。
他急忙上前一步,双手紧紧地握住李辰溪的手,不停地摇晃着,那神情简直就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生怕一松手就会失去希望。
“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李崇光激动地说道,“只要你能帮咱们度过这个难关,我李崇光这辈子都记着你的大恩大德!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两人又接着商讨了几句,李辰溪的目光时不时地瞟向墙上的时钟。
指针一点一点地挪动着,渐渐靠近五点半的时候,窗外传来了钢铁厂下班的预备铃声。
那铃声在空气中回荡着,带着一种催促的节奏,仿佛是在提醒着人们,一天的忙碌即将结束。
“我得先回办公室了。
”李辰溪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挣开对方的手,往后退了半步。
他随手整理了一下那有些歪掉的领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
“要是有了想法,我马上告诉你。
”说完,他便转身走出了科研室。
走出科研室,夕阳的余晖透过厂房那纵横交错的钢架,在地上投射出一片交错重叠的影子。
那影子随着微风的吹拂,不停地晃动着,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疲惫。
李辰溪抬手挡了挡那有些刺眼的光,目光望向远处。
只见李大忠和老张正在自行车棚边说着话,两人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在水泥地上晃晃悠悠的,仿佛带着一种别样的静谧。
他们不时地比划着,似乎在讨论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辰溪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已经被揉得有些皱巴巴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几个初步的想法。
虽然这些想法还比较模糊,就像清晨的薄雾一样,让人看不真切,但好歹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下班的哨声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辰溪骑着摩托车,缓缓地汇入了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厂区门口的梧桐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轻柔的乐曲。
他望着那漫天的晚霞,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
那沉甸甸的责任,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他都快喘不过气来。
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院里的煤油灯陆陆续续地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了一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那光影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李辰溪刚把摩托车推进车棚,裤脚上还沾着一路上带来的尘土,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还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招呼声。
“李主任来啦!快进屋坐呀!”
李辰溪抬头一看,只见街道办的李主任被一群街坊簇拥着往院子里走来。
她身上穿着的那件藏青布衫,显然已经洗得发白了,颜色就像褪色的老照片一样。
领口处打着一块整整齐齐的补丁,那补丁的颜色和布料的颜色有些差异,但却显得格外朴实。
她的鬓角的白发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着,就像冬日里的芦花一样。
可即便如此,她依旧精神抖擞地跟大家打着招呼,那股子精气神,让人丝毫看不出她已经历经了岁月的沧桑。
“哟,辰溪在家呢啊!”李主任的眼神格外尖,一下子就瞧见了站在葡萄架下的他,脸上顿时绽放出了笑容,就像盛开的菊花一样灿烂。
“哎呀,正好,姨找你有点事儿呢。
”她说着,脚步十分利落地穿过院子,那千层底的布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咔咔的声响,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果断。
李辰溪见状,赶紧迎了上去,心里却暗自琢磨着——李主任平时忙着街道上的那些琐事,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轻易是不会到家里来的。
这次特意过来,肯定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难题了。
“李姨,您怎么来了?快进屋说吧!”李辰溪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家门。
屋里暖黄色的灯光顿时涌了出来,将整个屋子照得温馨而明亮。
那灯光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安心。
李主任也不客气,径直走到堂屋,在八仙桌旁的竹椅上稳稳地坐下。
那竹椅在她体重的压迫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老旧。
李辰溪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赶忙从橱柜里找出自己珍藏的蜂蜜罐。
那蜂蜜罐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液态的黄金。
他小心翼翼地舀了两大勺蜂蜜,冲着开水搅拌均匀。
那蜂蜜在水中慢慢融化,就像清晨的露珠融入了花朵一样。
他又急匆匆地打开碗橱,取出前几天特意托人从乡下带回来的卤肉。
那卤肉散发着的香气,油光发亮,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他还洗了一些新鲜水灵的水果,那些水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
李辰溪这才在李主任对面坐了下来,笑着说道:“李姨,您先喝点水,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李主任看着桌上那油光发亮的卤肉和水灵灵的水果,喉咙不由自主地动了动。
她作为街道办主任,太清楚现在这年景了。
自家的饭桌上都已经好久没见到过荤腥了,水果更是稀罕物,平日里根本舍不得吃啊。
但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端起那杯蜂蜜水,轻轻地抿了一口。
甜润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就像一股暖流流淌在她的心田,让她那原本紧绷着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辰溪啊,姨这次来啊,实在是没办法了,想求你帮个忙。
”李主任放下杯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样阴沉。
“街道办管的那个收容所,你也知道吧,里面住着不少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可怜人啊。
最近这段时间,粮食实在是太紧张了,眼瞅着就要断顿了,姨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这才厚着脸皮来找你啊。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那满是皱纹的手不自觉地攥着衣角,眼中满是无奈和焦急,就像一只迷失在森林中的小鹿一样无助。
李辰溪听了,心里猛地一沉。
他太清楚现在的情况了,各地的粮食普遍减产,那原本金黄的麦浪如今变得稀疏不堪,粮价也跟着飞涨,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受控制。
就连钢铁厂食堂的供应量都削减了三成呢,工人们每天都饿着肚子干活。
想到收容所里那些正挨饿的难民,他的心里就像被无数根针扎着一样难受。
“李姨,您要的粮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啊?”他斟酌了一下言辞,小心翼翼地问道。
要是粗粮的话,凭借他在采购科积累的人脉,或许还能想办法弄一些来。
可要是细粮的话,一下子要拿出那么多,这来源根本就没办法解释清楚,就像一团迷雾一样,很容易就会惹出麻烦来的。
“粗粮就行啊!”李主任连忙说道,眼里满是期盼的神色,就像黑暗中渴望光明的人一样急切。
“玉米面、高粱米、红薯干这些都可以的,现在大家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还敢挑挑拣拣的呀。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本子。
那本子的封面已经磨损得厉害,边角都翘了起来。
她翻开来指着上面的记录说,“你看啊,收容所现在一共有三百多人呢,按照最低的标准,每人每天得八两粮食,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至少得五千斤啊。”
五千斤!李辰溪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就算是通过正常渠道去采购,这么大量的粮食也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那怀疑的目光就像锋利的刀刃一样,会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
李主任见他犹豫的样子,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慌乱,就像平静的湖面泛起了涟漪。
她连忙说道:“五千斤太多的话,四千斤也行啊!实在不行的话,三千斤也能撑些日子呢。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眼角也渐渐泛起了泪花,那副可怜的模样,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辰溪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桌边的木纹上轻轻蹭着,脑子里如同乱麻一般,飞速地思考着对策。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神色,就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明亮。
“那就五千斤吧。
不过我得提前说好了,明天我给你一个地址,你亲自带人去拉粮食。
出了这个门,你就当不认识我,也别问这粮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李主任猛地抬起头来,眼中又是惊喜又是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眼眶也红了起来。
她站起身来,紧紧地握住李辰溪的手,声音哽咽着说道:“辰溪啊,姨明白你的难处!你放心,我这条老命豁出去都不会连累你的!”
(http://qutxt.com/book/RKG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