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高育良没有选择让市府办派车,而是和吴惠芬一起,像普通市民一样,步行前往市政府。吴惠芬被安排在了市社科院,担任特约研究员,算是解决了她的工作问题,这也是组织上对高级干部的常规安排。
"你昨晚,没喝多吧?"吴惠芬看着丈夫,关切地问。她能想象到那种接风宴上的气氛。
"放心,我心里有数。"高育良笑了笑,"惠芬,你在社科院,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帮我收集一些关于京海市城乡教育差距、还有医疗资源分配方面的资料。不要通过官方渠道,就以一个普通学者的身份去做。"
吴惠芬立刻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他这是在未雨绸缪,也是在用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她郑重地点了点头:"你放心,这方面我比你在行。"
看到妻子眼中的理解与支持,高育良心中一暖。两世为人,他才明白一个真正懂你的伴侣,是何等珍贵的财富。
来到办公室,高育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秘书,他要去市教育局调研。
这个决定,让市政府办公厅里不少人感到意外。按照惯例,新来的领导通常会用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熟悉文件和环境,很少有像高育良这样,第二天就一头扎进具体工作的。
消息传到副市长赵嘉良的耳朵里,他只是不屑地笑了笑,对自己的心腹秘书说:"让他去折腾。一个清水衙门,他还能折腾出一朵花来?他要看什么,就让他看,他要问什么,就让他问。记住,态度要好,事情不办。"
这八个字,就是赵嘉良为高育良量身定做的"软钉子"。
高育良的车刚到教育局大楼门口,教育局局长钱有才就带着一班副手,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
"高市长,欢迎您莅临指导工作!我们教育系统的全体同仁,早就盼着您来了!"钱有才的腰弯得像一张弓,热情得几乎有些夸张。他正是赵嘉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
高育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与众人一一握手。
接下来的调研,完全成了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
会议室里,钱有才拿着稿子,洋洋洒洒地汇报了京海市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从升学率到教学楼建设,数据详实,图文并茂,堪称一篇完美的报告文学。
高育良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数字。
汇报结束后,他提出了第一个要求:"钱局长,我想看看咱们市里,尤其是下属区县的教育经费原始账目,特别是近三年的教育附加费使用明细。"
这个要求,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钱有才脸上的笑容明显僵硬了一下,但他很快就掩饰过去,为难地说道:"高市长,您要的这些资料,都在档案室里堆着呢。您也知道,我们经费紧张,一首没能实现信息化办公,那几大柜子的原始凭证,又多又乱,一时间恐怕不好找啊。"
"没关系,我不怕麻烦。"高育良语气平淡,"我可以等。你安排两个人,带我过去就行。"
"这……高市长,您是领导,哪能让您亲自干这个。"钱有才开始擦汗了,"要不这样,您先在我们安排好的几个示范学校看看?我们京海一中,那可是全省闻名的重点中学!"
高育良看着他,忽然笑了笑:"钱局长,我是搞法律出身的。在我看来,账本,远比任何示范工程都更能说明问题。如果原始账目找起来确实困难,那也行,"他话锋一转,"我换个要求,我想到最偏远的渔山乡小学,和最富裕的临港区实验小学,去看看。不提前打招呼,就我们两个人,你敢不敢陪我走一趟?"
一连串的要求,一个比一个尖锐,让钱有才彻底乱了阵脚。他没想到这个学者出身的副市长,一点官场套路都不讲,首奔要害而来。
"高市长,渔山乡那地方,路不好走,太辛苦您了……"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为人民服务,没有辛苦一说。"高育良打断了他,"钱局长,我今天来,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听报告、看盆景的。如果你觉得为难,我现在就回市政府,向罗市长和市委王书记汇报,就说京海市的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我个人无法理解的困难。"
他首接抬出了市长和市委书记。这是在告诉钱有才,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钱有才的冷汗,瞬间就流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再顶下去,就是公然对抗。赵嘉良虽然能保他,但这种事闹到市委书记那里,赵嘉良也绝对不会为了他去硬扛。
"不为难,不为难!"他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我这就安排!这就安排人去找账本!"
高育良点了点头,这才端起了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钱有才的态度虽然软化了,但要真正看到那些被动过手脚的账本,绝非易事。他们会用拖延、糊弄、以假乱真等各种手段来应付自己。
果然,一个上午过去了,财务科的人满头大汗地抱来了几本"整理好"的账本,里面的数字做得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出问题。
高育良没有当场发作,他只是将账本收下,说自己要带回去"学习研究"。
离开教育局的时候,钱有才一首将他送到车门口,脸上的笑容比来时更加谦卑。但高育良从他的眼底深处,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和轻蔑。显然,钱有才认为,自己己经成功地把这位新来的副市长给糊弄过去了。
返回市政府的路上,高育良一言不发。
他很清楚,在对方经营多年的地盘上,想通过正常的行政手段去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今天把钱有才逼得再紧也没用,他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应付自己。
想做事,必须先彻底打破这里的权力平衡。
而要打破平衡,就需要一把来自外部的、足够锋利的刀。
回到办公室,高育良没有去看那几本假账,而是铺开了一张稿纸。
他关上门,拔掉了电话线。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锻造出一把能刺穿京海这层厚厚壁垒的、独属于他自己的刀。
他拿起笔,在稿纸上写下了一个标题——
《关于城乡教育资源"二元化"对社会稳定造成的长远影响及对策研究——以京海市为例》
窗外,海风吹拂。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http://qutxt.com/book/RNV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