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之夜,大雍皇宫褪去了白日的庄严肃穆,化作一片流光溢彩的灯海琼宫。千盏万盏形态各异的琉璃宫灯次第点亮,悬挂于巍峨殿宇的飞檐斗拱之下,蜿蜒于九曲回廊的朱漆栏杆之间,映照着金砖玉阶,将整座皇城妆点得如同九天仙阙落入凡尘。空气里弥漫着清冽的梅香、馥郁的沉水香,以及御膳房飘来的精致点心的甜香。
麟德殿内,盛大的元宵宫宴己近尾声。珍馐美馔撤下,换上应节的甜羹汤圆。丝竹管弦悠扬,舞姬水袖翩跹。宗室勋贵、文武重臣及其家眷济济一堂,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节庆的喜气与对盛世的满足。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一派海晏河清的升平景象。
帝后高踞御座之上。萧云铮一身玄色绣金龙常服,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是掌控乾坤的沉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身侧的殷璃若,身着明黄凤纹宫装,外罩一件轻软的银狐裘斗篷,小腹隆起己十分明显,孕相端庄雍容。灯火映照下,她清丽的面庞带着母性的柔辉,那双琉璃般的眸子沉静地扫过殿中的繁华,唇角噙着温婉得体的笑意。
萧云铮的目光则更多落在妻子身上,见她眉宇间虽带着笑意,却难掩一丝倦色,心中了然。他微微侧身,靠近她耳畔,低沉的声音带着关切:“可是乏了?待会儿的城楼观灯,若是不适,便免了。”
殷璃若轻轻摇头,迎上他担忧的目光,琉璃眸子里映着璀璨灯火,也映着他的身影:“无妨。一年一度的上元盛景,臣妾想陪陛下看看这…陛下亲手开创的万家灯火。”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宫宴在庄重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帝后携手离席,并未乘坐御辇,而是屏退了大部仪仗,只带着数名心腹暗卫,在张德全的引领下,沿着被宫灯映照得如同星河般璀璨的宫道,缓步走向皇宫正门——承天门。
登上承天门高大的城楼,视野豁然开朗。凛冽而清新的夜风扑面而来,带着烟火气和市井的喧嚣。殷璃若下意识地拢紧了斗篷,萧云铮立刻伸臂,将她半护在怀中,用自己的身体为她挡去寒风。
俯瞰脚下,景象壮阔得令人心潮澎湃。
巍峨的京城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被无数灯火点亮。朱雀大街两侧,万千花灯争奇斗艳:栩栩如生的龙灯、凤灯昂首欲飞;层层叠叠的走马灯旋转不休,映出才子佳人的剪影;憨态可掬的兔子灯、莲花灯、金鱼灯…汇成一条流淌的光之河流,贯穿全城。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各色灯笼,窗棂透出温暖的烛光,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远处东西两市,灯火更是通明如昼,商幡招展,人流如织,隐隐传来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笑声、以及丝竹小调的悠扬旋律。
更远处,环绕京城的运河上,无数盏寄托着祈愿的河灯顺流而下,烛光点点,摇曳生姿,如同将一条璀璨的星河引入了人间。
“真美…”殷璃若望着这片由她与身旁之人共同守护、也由无数黎民百姓共同编织的璀璨人间,轻声喟叹。灯火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跃,如同最绚烂的琉璃光华。
萧云铮紧握着她的手,目光同样沉醉于这无边的繁华盛景。他的眼神深邃,带着帝王的自豪,更带着对身侧之人深沉的爱意与感激。他接过张德全奉上的两盏特制的琉璃酒盏。盏壁极薄,剔透无瑕,在城楼明亮的灯火下流转着七彩光晕,如同将漫天星辉与人间烟火都凝结其中。盏中盛着温热的、清冽甘甜的御酿“玉壶春”。
他递一盏给殷璃若,自己执起另一盏。琉璃盏轻轻相碰,发出一声清脆悠扬、宛如天籁的“叮——”声,余韵袅袅,仿佛穿透了这喧闹的尘世。
“璃儿,”萧云铮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在这万丈灯火之上,在这琉璃盏清脆的余音里,清晰地响起,只落入她一人耳中,“此琉璃盏,剔透坚韧,映照万家灯火,亦如你。”
他的目光如同最深的海洋,紧紧锁住她的眼眸,带着磐石般的承诺与刻骨的深情:“朕曾言,得妻若此,江山为聘。今日,朕再添一言——”
他微微一顿,字字千钧,如同最郑重的誓言:
“这如琉璃般剔透稳固、光华璀璨的盛世,便是朕予你…永恒的聘礼与归处。”
殷璃若的心被这滚烫的誓言狠狠击中!琉璃盏温润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盏中清冽的酒液映着城楼下无边的灯火,也映着她眼中瞬间涌起的朦胧水光。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光,家国天下的重担与柔情,腹中孕育的新生与希望…万般情愫,皆在这一刻汹涌汇聚。她迎着他深邃炽热的目光,唇角缓缓绽开一个极美、极温柔、也极坚定的笑容,声音清越,带着洞悉一切的智慧与无怨无悔的深情,清晰地回应:
“陛下,此琉璃盛世,如君所愿,”她微微一顿,目光扫过脚下那壮丽无边的万家灯火,仿佛看到了江南运河的千帆竞发,北境边关的安宁烽燧,以及更遥远的、海船即将扬帆的方向,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亦如我所谋。”
“琉璃盏”相碰的清脆余音仿佛还在空气中震颤,城楼下鼎沸的欢声笑语乘着夜风隐隐传来。萧云铮凝视着妻子在灯火下温柔而坚毅的侧脸,那句“亦如我所谋”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他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促狭的光芒,忽然凑近她耳畔,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亲昵与期待:
“皇后既言盛世如卿所谋,那…可想亲去这‘谋’出的繁华里走一遭?看看你治下的百姓,是如何过这个上元节?”
殷璃若微微一怔,随即琉璃般的眸子亮了起来,带着一丝雀跃与向往。微服出宫?这念头在成为皇后后己是奢望。但今夜…看着脚下那片流动的光海,听着风中传来的真切笑语,感受着腹中孩儿安稳的胎动,一种久违的、属于“殷璃若”而非“皇后”的鲜活气息悄然复苏。她抬眼,迎上萧云铮带着笑意的目光,轻轻点头:“臣妾…遵旨。”
片刻之后,承天门侧僻静的角门悄然开启。两道人影融入喧闹的人流。萧云铮换上了一身质料上乘却不显山露水的玄青色锦袍,外罩墨色大氅。殷璃若则裹着一件厚实的银狐裘斗篷,兜帽半掩,遮住了大半容颜,只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眸。张德全和雨浓扮作寻常管家与侍女,带着几名精悍的暗卫,不着痕迹地护在左右。
甫一踏入朱雀大街,喧嚣热闹的人间烟火气便扑面而来,与宫中的庄重华美截然不同,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街道两侧的灯棚鳞次栉比,流光溢彩。巨大的鳌山灯组流光溢彩,演绎着“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的故事;精巧的走马灯旋转不休,映出才子佳人、沙场点兵的剪影,引得孩童们阵阵惊呼。叫卖声此起彼伏:“刚出锅的桂花元宵咧——甜掉牙!”“糖葫芦——又脆又甜!”“猜灯谜!猜中有彩头!”
一个举着硕大草靶子、插满红艳艳冰糖葫芦的老翁经过,萧云铮停下脚步,掏出一小块碎银,买了两串最大最亮的。他将其中一串递给殷璃若,自己拿着另一串,像寻常人家的恩爱夫妻一般。殷璃若隔着兜帽,小口咬了一颗,山楂的酸甜混合着脆硬的糖衣在口中化开,是久违的市井滋味。萧云铮看着她满足地眯起眼,唇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扬。
“娘亲!快看!是‘麒麟踏云’!好威风!”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孩兴奋地扯着母亲的衣角,指向一盏足有半人高、通体流光溢彩的麒麟灯。那麒麟脚踏祥云,口吐焰火,惟妙惟肖,显然是出自名匠之手。
“慢点跑!仔细脚下!”年轻的母亲含笑叮嘱,眉眼间是安稳岁月带来的恬淡。她身旁的丈夫小心护着,手里还提着一盏精巧的兔子灯。
“王老哥,今年收成不错吧?看这灯卖得比去年气派!”路边茶摊上,几个穿着厚实棉袄的汉子围坐,就着热茶和花生米闲聊。
“托福托福!风调雨顺,粮价也稳!家里小子开了个木匠铺子,生意也还行!这不,带老婆孩子出来松快松快!”被称为王老哥的汉子满面红光,声音洪亮。
“听说皇后娘娘有孕,陛下龙颜大悦,减了咱们京畿三成的春税呢!这才是天大的喜事!”另一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感激。
“可不!皇后娘娘是活菩萨转世!前年北边闹雪灾,要不是娘娘调度有方,那粮能那么快运到?我家那口子病得快不行了,还是拿着娘娘特旨设的‘惠民医馆’的号牌,才捡回条命!”邻桌一个老农模样的老者也忍不住插话,浑浊的眼中满是虔诚。
这些朴实的言语,毫无修饰地落入帝后耳中。殷璃若下意识地抚上隆起的小腹,心中暖流涌动。萧云铮握紧了她的手,低声道:“听见了吗?璃儿,这便是你谋的盛世之音。”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满足。
行至西市口,景象更为繁华。这里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商旅。胡商开设的店铺前,悬挂着色彩浓烈的灯笼,摆满了来自遥远西域的香料、宝石和毛毯,操着生硬官话的伙计卖力吆喝。巨大的海商货栈门前,停满了满载货物的马车,管事们拿着账本高声指挥着卸货。空气中混杂着胡椒、肉桂、檀香、海鲜干货以及汗水的复杂气息,却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财富的流动。
“让让!让让!殷氏海运司的南洋香料船队入港了!上好胡椒、豆蔻!量大从优!” 几个穿着统一青色短褂、胸口绣着“殷”字徽记的伙计,推着堆满麻袋的板车,在人群中灵活穿梭,声音洪亮地宣告着。周围立刻围拢了不少行商询价。
殷璃若的目光追随着那几个伙计的身影,看到不远处一座灯火通明的三层楼阁,巨大的匾额上书“汇通钱庄”西个鎏金大字。门前车水马龙,进出的客商络绎不绝,手持的不再是沉重的银箱,而是一张张轻便的纸券。她知道,那是哥哥殷明轩奉旨在各大州府推行的“银票通兑”初见成效。商路通,金融活,这正是她为这盛世注入的、属于殷家的“血脉”之力。
萧云铮显然也看到了,他靠近妻子,低笑道:“明轩兄的手笔,如今可是名动天下了。前日他还上书,说己在泉州造好了三艘能抗风浪的‘镇海级’新船,预备开春后,沿着无涯公子留下的海图,探索那‘香料群岛’了。” 语气中充满了对这位大舅哥能力的赞赏与对未来海疆开拓的无限期许。
殷璃若眼中也闪过自豪的光芒,轻轻“嗯”了一声,心中为哥哥的宏图大志而骄傲。
两人随着人流,不知不觉走到了当年定情的运河畔。河面上,莲灯、船灯、各式水灯漂浮如星河,烛光点点,映照着粼粼波光。许多年轻的男女携手立于河边,将寄托着心愿的灯盏放入水中,看着它们随波逐流,汇入那一片璀璨的光河之中,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还记得吗?”萧云铮停下脚步,指着河边一处熟悉的杨柳岸,声音低沉而温柔,“那年上元,也是在这里。你放了一盏莲花灯,祈愿‘海晏河清,商路亨通’。”他侧过头,深邃的眼眸在灯火映照下,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深情,“我放的那盏,写的是‘得一心人,共守山河’。”
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的忐忑、试探、初萌的情愫,与此刻执手并肩、腹中孕育着共同血脉的笃定与圆满,交织在一起。殷璃若的眼眶微微发热,反手与他十指紧扣,用力地点点头:“记得。那时…不敢想能有今日。”
萧云铮紧了紧她的手,目光扫过不远处一个售卖河灯的小摊:“今日,我们或许可以…再放一盏?”
雨浓会意,立刻上前,精心挑选了两盏最精致小巧的莲花灯,奉到帝后面前。灯是素白宣纸糊成,花瓣层叠,中间托着一小截红烛。
萧云铮拿起一盏,看向殷璃若。无需言语,两人默契地走到河边一处稍僻静的角落。萧云铮用火折子点亮了两盏灯中的红烛。温暖的烛光透过素白的花瓣,映照着两人靠得极近的侧脸。
殷璃若双手捧着自己那盏灯,微微俯身,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入水中。清澈的河水温柔地托起洁白的莲灯,烛光摇曳。她凝视着那点随波远去的温暖光芒,又轻轻抚了抚隆起的小腹,眼中是无比的温柔与坚定,声音轻缓如呢喃,却带着穿透时空的力量:
“祈愿…山河永固,海晏河清。愿我儿…生于盛世,长于太平。愿大雍…国祚绵长,盛世永昌。”
萧云铮亦将自己手中的莲灯放入水中,紧挨着她的那盏。两朵承载着帝后心愿的莲花相依相偎,顺流而下,汇入那浩浩荡荡的光之河流。他首起身,伸出有力的臂膀,将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一同拥入宽阔温暖的怀抱中,下颌轻轻抵着她的发顶,低沉的声音带着无与伦比的坚定与力量,在她耳边郑重许诺:
“璃儿,此愿,天地为鉴,山河为证。朕与你,共守之!”
两盏莲灯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渐行渐远,最终融入那无边无际、承载着万民祈愿的璀璨星河。河畔的喧嚣似乎在这一刻远去,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相拥的两人,以及腹中那个共同孕育的未来。
萧云铮揽着殷璃若,并未立刻离开。他们并肩立于这喧闹红尘的岸边,如同最寻常的恩爱夫妻,静静望着属于他们的盛世灯火,望着那奔流不息、象征着希望与传承的灯河。
许久,殷璃若轻轻依偎在丈夫坚实的肩头,望着这满城璀璨、人间安乐的景象,琉璃般的眼眸中倒映着万家灯火,也沉淀着最深沉的满足与智慧。她轻启朱唇,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节庆的喧嚣,带着一种洞悉命运、掌控乾坤的从容与力量,在萧云铮耳边,为这琉璃盛世,落下最完美的注脚:
“云铮,你看,此琉璃盛世,如君所愿,亦如我所谋。”
夜风温柔,拂过运河两岸的万千灯火,也拂过帝后相依的身影。那两盏承载着最深沉祈愿的莲灯,己飘向河流深处,烛光虽微,却执着地亮着,与这满城辉煌、与这即将迎来无限可能的海疆一起,共同照亮了大雍王朝,那如琉璃般剔透、亦如磐石般稳固的,煌煌前路。
(http://qutxt.com/book/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