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东旭为例,他的孩子棒梗现在虽有望被分配工作,但未来也未必能从事好的职业。前世的棒梗最终只能在街道上清扫马路,那还是秦淮茹找街道干部争取才得到的工作机会。后来,他成为了一位重要领导单位的司机,这都是拜何雨柱的帮助所赐。在这一世,棒梗可能连这份清扫的工作都得不到。
现阶段,何雨柱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农科种植研究上,如果能提前引进蔬菜大棚技术到北方地区,这将成为一条实现财富积累的道路。同时,目前市场上一些古董、古玩的价格非常低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他收集一些珍贵物品,将其存起来,等待未来的高回报。何雨柱也希望能减少这些中国珍宝流失到海外,尽量将它们留在国内。对于合法可以在私人之间流通的物品,何雨柱考虑建立自已的小型博物馆,尽管他并不十分懂得艺术品的价值,但他仍有一颗附庸风雅的心。很多有价值的古董在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仅存在于历史中,不如由他保存下来给后代瞻仰。
下班后,何雨柱又去轧钢厂的食堂旁边巡视了一下那块空地,回忆起前世看到的工厂扩建场景。这么一片地荒废在此长满野草实在是可惜。之后他会多走动,并准备向上级提交一份改进建议。
下班前,何雨柱特别关注了后厨的清洁情况。今天负责值班的杂工干得不错,整个区域打扫得干净整洁,何雨柱对此很满意。赵师傅也为每星期的两次卫生值班做出了具体安排。每个人按分工每周负责两次后厨卫生,任务完成后便可离场,不必担心有人拖延影响他人进度。
每当工厂放工时,工人纷纷离开车间走向厂门,何雨柱骑行自行车下班,在人群中显得尤为抢眼。在这个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许多人都对他心生嫉妒和羡慕的目光。
易中海也在归途中瞥见了骑车轻快离去的何雨柱,心里颇不是滋味。
今天广播里传来的消息让大家惊讶不已:何雨柱被任命为轧钢厂食堂的副主任。这消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他这么年轻,又只是个厨师,怎么会突然晋升?一个只懂得煮饭炒菜的人能胜任管理职责吗?
贾东旭跟着师傅易中海时,忍不住质疑:“师傅,你说何雨柱这个人做事马虎、不通人情世故,怎么能当上食堂副主任呢?”
易中海不屑地说道:“我哪里知道,照他的个性,用不了多久肯定会出事。我们拭目以待就好了。”
“不用怕他,咱们在车间工作,又不在他管的食堂范围。他就算当上主任,在家里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易中海想到聋老太太曾说贾东旭虽然不出众,但也因此没太多锋芒。反观何雨柱,太骄傲、过于自以为是,最终可能也会摔跟头。贾东旭至少还老实一些,最麻烦的是他母亲贾张氏。
为了不让何雨柱仗着职位在院子里称王称霸,欺负几个长辈,易中海决定找刘海中商量对策。无论如何得压下他的气势,不能让他太过得意。
——
另一边,何雨柱从轧钢厂下班顺道接了弟弟何雨水。六年级的他成绩很好,出了名的品学兼优。尽管红星小学并非顶尖学府,因为距离四合院较近,再加上父亲何大清曾在轧钢厂做过厨师才得以就读此校。如果想进入优秀的初中并不容易,而好的初中又是未来上优秀高中的关键。
回到家,方奶奶已经在等着。“柱子,你回来了。”
她开口:“我想跟你讨论个事情。”
“方奶奶,是什么事情?”何雨柱问。
“进屋再说吧。既然来了,就一起吃饭,我还买了不少菜,就是粮食需要您这边稍微带点过来。”何雨柱笑着说并开了门。
接着对何雨水吩咐道:“带这两个孩子出去玩会儿,我和方奶奶谈谈。”
何雨水立刻回应,“姐姐带你去玩!”并带着那两个孩子愉快地离开了。
### 改编版本:
“别跑远了,天黑了不安全。”方奶奶温和地嘱咐。
“您放心吧,我们就在院里,去您那儿拿粮食就好。”何雨水答道。
方奶奶点了点头,“那你们去吧,家里也不缺这点粮食。”
何雨柱心想,他们家里这点东西,恐怕对方还不一定会看上眼呢。
孩子们走后,大门微微开着。何雨柱转身对半掩的门说道:“老太太,有什么想说的,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忙,不会推辞您的事。”
方奶奶叹了一口气:“我就直说了。我儿子远子和儿媳在保城已经安顿下来,并分到了房子,他们想要我带着孩子们回去住。我也准备回去了。”
何雨柱想起了前世的记忆,的确听说方奶奶最后带着孙子去和儿子一起住了。但那时已是他们搬家后的事,差不多也是现在这个时间段。他还以为方奶奶一家会一直待下去呢。
“您来找我是为了什么?”何雨柱好奇地问。
“柱子啊,买房子吗?我们的房子是我们之前自已买的私房,并不是公家的房子。你看我们的房子怎么样,合适的话就给你,怎么样?”方奶奶笑着提议。
显然,这并非无偿赠送,而是想出售给何雨柱。
即使真的是赠送,何雨柱也不会接受,毕竟他也没做什么值得这份馈赠的事情。
如今他家只有一正一厢房,正屋由他自已居住,何雨水住在厢房。将来等何雨水工作了、结婚后也会搬出去,有了自已的新住所。但若是自已未来有了孩子,现在的房子肯定会住不下,难道真要全家挤在一个屋子吗?
反倒是方奶奶家的房子,在后院有两间厢房,正好可以给孩子们住。
提前为将来预备着也不错。
何雨柱心里觉得可以考虑购买,自已也有这个经济实力,便问:“方奶奶,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呢?”
“每间房100块钱就行,你觉得怎么样?”方奶奶回答。
“这怎么好意思,按街道的标准,每间房150块也有人买,甚至可能会卖到300多块。”何雨柱惊讶于这价格如此低廉,不禁有些不安。
要知道这是四九城里的好地段。
方奶奶摇摇头:“要是等街道那边来处理,不知道多久才有人买,时间不确定。我又着急过去找孩子们,所以不如便宜卖给你好些。”
“你家对我们也算照顾了这么久,算是我的一点感激之情吧。”
何雨柱明白,将来二三十年内买房越来越难,分房也越来越紧张。前世棒梗结婚时因为没有房子只能住在自已这里,逼得他后来搬到了聋老太太的院子里,每天还得和许大茂碰头。眼下能买到这两间房,是个难得的机会。到了八十年代再添一间独门独户的四合院,直接搬出去住,这样多好。
就算后来见到了高层建筑,他仍然更偏爱传统的四合院生活。
因此,何雨柱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何雨柱最终以每间房一百三十元的价格买下方奶奶的房子,总共是两百六十元。他想让方奶奶心安,不至于觉得卖得太便宜。其实这点钱对他来说并不是问题。
让他有些疑惑的是,之前听说方奶奶的儿子儿媳去了外地工作,失联了许久,现在却又突然联系上了,还要方奶奶去投奔他们。但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他也无从多问。
两人商定后,何雨柱计划在周六一早办理完街道手续再付钱。方奶奶的房子每个厢房不过十来个平方,两间合计才二十五平方左右,且中间相通。何雨柱想着接手房子后,该怎样进行一些改造。
说完了这件事,他回到家里开始准备晚餐,打算做一道西红柿豆腐和一个大白菜炒菜。即便只有一个西红柿,加上豆腐、大白菜,再加上他熟练运用油盐,这已是一道别人难得一尝的美味佳肴。方奶奶和她的两个孙子也吃得特别开心。
晚饭后,何雨柱琢磨着将来如何重新布置房间,肯定需要添置新的家具。老家具方奶奶不会带走,但对于何雨柱而言,这些旧物实在太过破旧。
要新做一些什么样的家具呢?他简单画了一张草图。他的木工技艺已是大师级水平,能够自行制作大型家具。
除了改善自已,何雨柱想着要帮齐老叔找工作赚钱,提高他家里的生活质量。这一回重活一次,他知道不该像上辈子那般浑浑噩噩。既然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那么他就应该通过别的方式帮助齐老叔。
…………
此时,恰逢何雨柱与方奶奶谈妥房屋买卖,易中海也不常这般大方,竟然到全聚德买来了半只烤鸭,又买了二斤白酒,请来刘海中作陪。他还特意吩咐贾东旭把鸭脖等部位带回去给聋老太太享用,意在通过贾东旭向老太太展示自已的好眼光。
与此同时,易中海一边递过烤鸭,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诫贾东旭:孝顺老人乃为善之先,人若连敬老都做不到,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更不会有基本的人性。贾东旭牢记于心,以为只要顺着师傅,就能继承财产,并成为七级工人。
(http://qutxt.com/book/AU8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