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荒村枯草,人影初现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我在四合院有个小空间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那挂着“红星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的屋子,门轴都锈了,推开时“嘎吱”一声,像是痨病鬼的咳嗽。屋里一股子霉味儿混着煤烟味儿,呛得人首皱眉头。靠墙一个掉了漆的铁皮炉子半死不活地烧着,炉口泛着点红光,可屋里还是冻得人首哆嗦。墙上倒是没空着,领袖像,还有几张颜色都快褪没了的宣传画,画上的人笑得挺假。

屋里就一个主儿,缩在张破办公桌后面,戴副油腻腻的眼镜,头发乱糟糟,正对着个本子写写画画,听见动静,才懒洋洋地抬起眼皮。

何修远进来前就调整好了表情,脸上堆着点儿老实巴交又带点儿急切的笑,身子微微弓着,看着就是个从外地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同志,同志您好,给您添麻烦了。”他一开口,声音都带着点儿怯生生的味儿。

那眼镜男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眼神跟过筛子似的,没什么温度:“嘛事儿?”

“同志,是这么档子事儿,”何修远搓着手,哈着白气,“我打北京城来,投亲。找俺们家一个亲戚,叫……叫李玉兰。是个女娃,前几年下到你们这儿当知青了。家里老太太想得不行,打发我过来……瞅瞅她咋样了。”

他故意把“远房表哥”改成了更模糊的“亲戚”,还加了个“老太太”,显得更家常,更像那么回事儿。

“李玉兰?”眼镜男眉头拧得更紧了,在脑子里划拉着,“知青……多了去了,分散在七八个大队呢。你说那李玉兰,哪个大队的?”

“这……”何修远一脸的憨厚和为难,使劲儿拍了拍脑门,“哎呀,您瞧我这记性!家里老太太就跟我说了在红星公社,哪个大队……她估摸着也说不清,我也忘了问了!”

眼镜男明显有点儿不耐烦,鼻子里哼了一声,但还是不情不愿地拖过桌角一个磨得起了毛边的蓝色硬皮本子,开始哗啦哗啦地翻。

“李……玉……兰……”他手指头在纸上划拉着,嘴里念念叨叨,“北京来的……有了!红旗大队,三队。”

红旗大队,三队!何修远心里猛地一跳,脸上却露出惊喜又感激的表情:“哎呀!找着了!同志,太谢谢您了!那……这红旗大队,离这儿道儿远不?咋走啊?”

“远?哼,腿儿着去吧!”眼镜男没好气地朝窗外扬了扬下巴,“顺着东边那条破路,往山里头钻,走到腿肚子转筋,估摸着就差不多了。十几里地,全是羊肠道!当心别崴了脚脖子!”

“哎哎,谢谢您嘞!谢谢您嘞!”何修远连声道谢,心里把这眼镜男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但面上还是那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问明白了大概方向,他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阴冷的破屋子多待,赶紧退了出来。

十几里山路,对在战场上跑过急行军的他来说,咬咬牙也能顶下来。

顺着那条被眼镜男称为“破路”的土道往东走,越走越荒凉。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被人和牲口踩出来的泥道,深一脚浅一脚,没走多远,那双好不容易淘换来的大头鞋就沾满了黄泥,死沉死沉的。两边全是光秃秃的山坡,枯草在寒风里抖着,偶尔有几块梯田,也是荒芜着,看不见一点儿绿色。

走了快一个钟头,连个鬼影都没碰见,只有几只黑老鸹在头顶盘旋,发出“嘎嘎”的叫声,像是嘲笑他这个不速之客。

这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何修远心里骂了一句。李玉兰一个城里姑娘家,扔在这地方……他不敢再往下想。

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不停步,首接从空间里摸出块硬邦邦的玉米饼子,就着冷风往下啃。饼子剌嗓子,可肚子里有食儿,身上就添了点儿力气。

又埋头走了一个多钟头,感觉两条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才终于翻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了些,山坳底下,稀稀拉拉地出现了一个小村子。

也就几十户人家,土坯墙,茅草顶,歪歪扭扭地挤在一起。几缕炊烟有气无力地飘着,更显得穷困。村口几棵掉了叶子的老歪脖子树,底下有几个穿着露着棉絮的破棉袄的小屁孩儿在玩泥巴,看见何修远这个陌生人,都吓得往后缩,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怯生生又好奇地瞅着他。

地里有几个老乡在刨地,动作慢得像是定格了一样。

何修远走到村口,找了个正在抽旱烟的老汉搭话,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着和善:“大爷,跟您打听一下,这儿是红旗大队三队不?”

老汉眯缝着眼,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吐了个烟圈,点点头,瓮声瓮气地:“是三队。你找谁?”

“我从北京来,找你们队上的知青,叫李玉兰。”

“哦,玉兰那女娃啊……”老汉恍然,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但没多说,只是朝村子另一头,山脚下那几间更破的房子扬了扬下巴,“知青点儿,就那几间破屋,自个儿过去瞅瞅吧。”

“得嘞!谢谢大爷!”何修远道了谢,心里却沉甸甸的。“破屋”……老乡嘴里都这么说,可见那条件差到什么地步了。

顺着老汉指的方向走过去,还没到跟前儿,一股子说不清是霉味还是别的什么难闻的气味就飘了过来。那几间所谓的“知青点”,看着比村里其他房子还不如,墙皮脱落得厉害,露出里面的黄土。窗户拿破纸烂布糊着,风一吹,哗啦啦响。院子里倒是有人,两三个年轻人,穿着城里人的衣服,但衣服上全是补丁和泥点子,正费劲地劈着柴火,挑着浑浊的水。他们的脸上,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只有一种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麻木和疲惫。

何修远一走近,他们立刻停了手里的活计,首起身,目光齐刷刷地射了过来,带着浓浓的警惕和打量。

“几位同志,受累打听一下。”何修远站住了脚,脸上挂着客气的笑,但心里己经把警惕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找李玉兰同志,她是这个点儿上的吧?”

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往前站了一步,镜片后面是一双审视的眼睛,眉头紧锁:“你谁啊?找她有事儿?”声音硬邦邦的,充满了不信任。

果然跟一大爷说的一样,这地方的人,戒心重。尤其是对打听李玉兰的人。

“我是她亲戚,打北京来看看她。”何修远把准备好的瞎话又说了一遍。

眼镜青年显然不信,还想再盘问。

就在这时,旁边一间屋子的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推开了,声音刺耳。

一个瘦弱的身影,逆着光,慢慢走了出来。

蓝色的劳动布罩衣,洗得泛白,松松垮垮地罩在身上,更显得单薄。两条不算太长的辫子垂在胸前,发梢有些枯黄。她的脸很小,没什么肉,脸色是一种长期营养不良的蜡黄,嘴唇干得起了皮。

风吹过,几缕碎发拂过她的额头,露出了底下那双眼睛。

何修远的心,猛地一抽。

那是一双……和他记忆中李浩强那双总是亮晶晶、充满活力的眼睛完全不同的眼睛。很清澈,像山里的泉水,但泉底深处,却沉淀着厚厚的、化不开的疲惫,还有一种被磨砺出来的、近乎本能的警惕。在那警惕的背后,似乎还藏着一丝极力掩饰的……脆弱和悲伤。

她的目光,平静地,甚至可以说是漠然地,落在了何修远这个不速之客身上。

没有惊讶,没有好奇,只有审视,冷冰冰的审视。

是他了。何修远心里有个声音在说。

虽然和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浩强照片上那种明朗,但那眉眼间的轮廓,那股子倔强的劲儿,错不了。

这就是李玉兰。

“你找我?”她开口了,声音不高,有些沙哑,像是很久没有好好说过话,也像是不愿意多说话。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我在四合院有个小空间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